共 7 条
炒青绿茶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34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顾海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来源:
关键词:
炒青绿茶;
挥发油;
香气成分;
GC-MS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72 [茶];
学科分类号:
090203 ;
摘要:
以无水乙醚作为萃取溶剂,采用SDE法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炒青绿茶香气的化学组成,结果在绿茶精油的101个色谱峰中分离鉴定了90种挥发性成分,占该精油总量的96.6%,其主要成分为亚油酸、芳樟醇、十六酸、香叶醇、亚油酸甲酯、橙花叔醇、顺,顺-7,10-十六碳二烯醛、4-氨基苯甲醇、α-荜澄茄烯、棕榈酸甲酯,检出的组分中有些尚未见有文献报道。
引用
收藏
页码:258 / 26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花香绿茶的香气成分分析[J].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 2004, (02) : 101 - 104周春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轻工业研究所食品室袁海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轻工业研究所食品室秦志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轻工业研究所食品室郑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轻工业研究所食品室
- [2] 佛香茶香气成分的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1) : 39 - 41唐一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勐海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3] 苦丁茶香气的化学组成[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1) : 71 - 75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谢赤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系袁学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系黄国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系
- [4] 绿茶挥发性成分的 GC-MS 分析[J].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3) : 36 - 40安秋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郭志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 [5] 祁门红茶的香气特征[J]. 茶叶科学, 1993, (01) : 61 - 68王华夫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竹尾忠一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央研究所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伊奈和夫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李名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6] “无锡毫茶”香气的分析与鉴定[J]. 无锡轻工业学院学报, 1989, (02) : 21 - 30汤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无锡轻工业学院测试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林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无锡轻工业学院测试中心刘杨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无锡轻工业学院测试中心蔡加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无锡轻工业学院测试中心杨壮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无锡轻工业学院测试中心
- [7] 花香红碎茶制造过程中香气化学成分的研究[J]. 茶叶, 1982, (02) : 23 - 28林正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省日用化学工业研究所华映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省日用化学工业研究所谷豫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省日用化学工业研究所陆锦时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省日用化学工业研究所马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省日用化学工业研究所陈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省日用化学工业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