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地区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闪电活动及降水结构

被引:4
作者
孙战奇 [1 ,2 ]
周筠珺 [1 ]
冯桂力 [3 ]
苏科学 [1 ]
王延东 [1 ,4 ]
机构
[1]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
[2] 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气象台
[3] 山东省雷电防护与技术中心
关键词
中尺度对流; 闪电; 降水结构; 雷达反射率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7.32 [不稳定天气的电];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TRMM卫星的测雨雷达,微波成像仪,闪电成像仪等探测数据,研究了2010年8月5日发生在江苏北部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降水结构和闪电活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MCS在发展阶段,对流云降水面积与层状云降水区相当;在减弱阶段,层状云降水区面积远大于对流云降水区。MCS的生命史中,大部分闪电发生在对流云区,仅有少数闪电发生在层状云区,在减弱阶段闪电多发生在对流云和层云的过渡区中。发生闪电的层云和对流云降水垂直廓线表明:在MCS的发展成熟和减弱中在4 km高度,层云降水率都达到最大值;在对流云降水区中发生闪电主要与对流云上空含丰富的冰相粒子和对流云发展厚度(顶高达17 km)有关。研究还表明闪电数目最大值一般回波强度在35~45 dBz之间,并非回波越强闪电越多。闪电主要发生在40~50 dBz之间,且明显向强回波区趋近,这对我们利用雷达回波预警闪电落区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64 / 47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一次典型梅雨锋暴雨过程的多尺度结构特征 [J].
赵玉春 ;
王叶红 ;
崔春光 .
大气科学学报, 2011, 34 (01) :14-27
[2]   两次雷暴的地闪及降水宏微观特征 [J].
周筠珺 ;
瞿婞 ;
李展 ;
李哲 ;
胡初阳 .
气象科学, 2010, 30 (06) :791-800
[3]   南京对流降水和闪电的TRMM资料分析 [J].
张祎 ;
王振会 ;
肖稳安 .
气象科学, 2010, 30 (04) :468-474
[4]   热带测雨卫星测雨雷达探测的亚洲夏季积雨云云砧 [J].
傅云飞 ;
冯沙 ;
刘鹏 ;
曹爱琴 ;
刘显通 ;
李锐 ;
刘奇 ;
王雨 .
气象学报, 2010, 68 (02) :195-206
[5]   一次雹暴的闪电特征和电荷结构演变研究 [J].
郑栋 ;
张义军 ;
孟青 ;
吕伟涛 ;
易笑园 .
气象学报, 2010, 68 (02) :248-263
[6]   基于TRMM卫星对一次华南飑线的闪电活动及其与降水结构的关系研究 [J].
袁铁 ;
郄秀书 .
大气科学, 2010, 34 (01) :58-70
[7]   广西和贵州MCC暴雨过程综合分析 [J].
井喜 ;
陈见 ;
胡春娟 ;
井宇 ;
屠妮妮 ;
王东海 ;
张人禾 .
高原气象, 2009, 28 (02) :335-351
[8]   雹暴的闪电活动特征与降水结构研究 [J].
冯桂力 ;
郄秀书 ;
袁铁 ;
牛淑贞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1) :123-132
[9]   TRMM卫星对一次冰雹降水过程的观测分析研究 [J].
何文英 ;
陈洪滨 .
气象学报, 2006, (03) :364-376+406
[10]   闪电放电特征和雷暴电荷结构研究 [J].
郄秀书 ;
张义军 ;
张其林 .
气象学报, 2005, (05) :646-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