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补足年龄规则本土化适用论

被引:85
作者
张颖鸿 [1 ]
李振林 [2 ]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研究所
[2]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
关键词
刑事责任年龄; 恶意补足年龄; 未成年人; 少年司法; 少年刑法;
D O I
10.19633/j.cnki.11-2579/d.2018.0158
中图分类号
D924.1 [总则]; D669.5 [青少年];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1204 ;
摘要
未达刑事责任年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案件已经成为目前社会治理的一大难题。英美法系国家通过运用恶意补足年龄规则应对此类未成年人犯罪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值得借鉴。因此,有必要对该规则进行全面研究,分析将其作为我国刑事责任年龄制度的补充规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合理吸收该规则的基础上做出本土化改造,满足未达刑事责任年龄未成年人恶性案件多发态势的治理需求,以期丰富未成年人犯罪治理理论,为少年司法体制改革贡献智识。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校园暴力低龄化防控的刑法学省思——以“恶意补足年龄”规则为切入点 [J].
陈伟 ;
熊波 .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 2017, (05) :93-101
[2]   触法行为干预与二元结构少年司法制度之设计 [J].
姚建龙 ;
孙鉴 .
浙江社会科学, 2017, (04) :41-50+157
[3]   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问题之应对——以“恶意补足年龄”规则为借鉴 [J].
郭大磊 .
青年研究, 2016, (06) :51-59+92
[4]   刑事责任年龄下限问题研究——兼论将“强制教养”纳入刑事诉讼法特别程序 [J].
张文秀 .
社会科学论坛, 2016, (05) :207-217
[5]   我国违法未成年人刑事政策检讨——“教育”与“惩罚”之间的良性协调 [J].
王志远 ;
杜延玺 .
中国青年研究, 2016, (02) :37-41
[6]   应对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问题之制度建构与完善 [J].
张寒玉 ;
王英 .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6, (01) :14-27
[7]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和相对不起诉适用标准研究 [J].
叶文胜 ;
岳慧青 ;
程晓璐 ;
金朝 ;
吕依蔚 .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5, (02) :72-81
[8]   我国少年司法之人格甄别制度引入 [J].
黄生林 ;
童丽君 .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5, (01) :5-11
[9]   立法必要性可行性的理论基础与我国立法完善——以英国立法为视角 [J].
于兆波 .
法学杂志, 2014, 35 (11) :5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