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理路——“意识三态观”的分析框架

被引:7
作者
周晔 [1 ,2 ]
刘鑫 [1 ,3 ]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 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3] 滨州学院
关键词
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意识形态; 意识生态; 意识心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52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乡村教育的积极作为。当前,我国不少地区的乡村教育陷入了“少乡土”“缺自我”“弱自信”的三重窘境,严重掣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教育摆脱窘境的必然要求和应然路径,须具备特色化与现代化的样态、开放的姿态、自信的神态。在“意识三态观”分析框架下,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须重视国家意识形态知识体系的培塑,并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与普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态;二是有益于赓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促进乡村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态;三是有助于塑造群体内身份认同,有利于实现群体间和谐共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态。
引用
收藏
页码:201 / 20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云南澜沧直过民族边境村寨拉祜族国家通用语言认同及应用能力提升研究.[D].王兆燕.云南师范大学.2018, 01
[2]  
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 加快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N]..人民日报.2015,
[3]  
中国文化的要义不是三纲六纪.[N].张岱年;.北京日报.2000, 957
[4]   试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交互性 [J].
纳日碧力戈 ;
凯沙尔·夏木西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48 (04) :33-37
[5]   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J].
李贽 ;
张静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41 (03) :23-29
[7]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意义与铸牢策略 [J].
高承海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9, 40 (12) :24-30
[9]   新时期农村教育的取向选择 [J].
秦玉友 .
教育发展研究, 2019, 39 (06) :8-14+22
[10]   国家认同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附视频 [J].
虎有泽 ;
云中 .
贵州民族研究, 2018, (11)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