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低渗透致密岩性油藏成藏机理

被引:137
作者
郭彦如 [1 ]
刘俊榜 [1 ]
杨华 [2 ]
刘震 [3 ]
付金华 [2 ]
姚泾利 [2 ]
徐旺林 [1 ]
张延玲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低渗透致密油藏; 成藏机理; 成藏演化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层序地层学为指导,从成藏条件解剖入手,从孔隙演化的角度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上三叠统延长组低渗透致密岩性油藏成藏机理,归纳其成藏演化模式。延长组低渗透致密岩性油藏分布于优质烃源岩范围内,湖相重力流沉积与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要储集砂体类型。延长组低渗透致密砂岩在早期成藏期具有高孔高渗的特点,早期生成的油气在浮力作用下正常成藏,中后期成藏过程中经历了持续压实致密过程;后期主生烃期生成的原油在浮力和源储压差共同作用下沿先前残余路径以浸润方式运聚,达到致密条件时,油气停止运移。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中期,油气在高孔隙砂岩中近源多点面状充注大面积成藏,油气从湖盆中心向四周运移;早白垩世晚期,砂岩储集层成岩作用加强,储集层发生致密化。晚白垩世之后,受西倾东翘的构造挤压抬升运动影响,形成现今低渗透致密岩性油藏。
引用
收藏
页码:417 / 42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油田延长组石油运聚机理 [J].
王学军 ;
王志欣 ;
陈杰 ;
曾溅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 38 (03) :299-306
[2]   砂岩孔隙度演化定量模拟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延长组为例 [J].
潘高峰 ;
刘震 ;
赵舒 ;
胡宗全 ;
胡小丹 .
石油学报, 2011, 32 (02) :249-256
[3]   鄂尔多斯盆地3条油藏大剖面对风险勘探的意义 [J].
赵振宇 ;
郭彦如 ;
徐旺林 ;
张延玲 ;
高建荣 ;
张月巧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 38 (01) :16-22
[4]   鄂尔多斯盆地伊盟隆起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条件 [J].
王明健 ;
何登发 ;
包洪平 ;
鲁人齐 ;
桂宝玲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 38 (01) :30-39
[5]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8段低渗油藏成藏过程 [J].
罗晓容 ;
张刘平 ;
杨华 ;
付金华 ;
喻建 ;
杨飏 ;
武明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 31 (06) :770-778+837
[6]   硬石膏结核白云岩沉积微相——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马五小层为例 [J].
姚泾利 ;
魏新善 ;
张道锋 ;
王少飞 ;
黄道军 ;
季海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6) :690-695
[7]   砂岩储集层中碳酸盐胶结物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延长组为例 [J].
孙致学 ;
孙治雷 ;
鲁洪江 ;
尹希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5) :543-551
[8]   湖底热水活动及其对优质烃源岩发育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长7烃源岩为例 [J].
张文正 ;
杨华 ;
解丽琴 ;
杨奕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4) :424-429
[9]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中段岩性油藏成藏规律研究 [J].
王昌勇 ;
郑荣才 ;
王成玉 ;
牛小兵 ;
辛红刚 ;
梁晓伟 .
岩性油气藏, 2010, 22 (02) :84-89+94
[10]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组湖侵期沉积特征 [J].
喻建 ;
杨亚娟 ;
杜金良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2) :18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