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制品中牛源性成分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8
作者
苗丽 [1 ]
李志娟 [2 ]
王珊 [2 ]
张秀平 [2 ]
陈静 [2 ]
机构
[1] 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2] 河南检验检疫鉴定咨询中心
关键词
肉制品; 牛源性成分; 荧光定量PCR; 肉类掺假;
D O I
10.15922/j.cnki.rlyj.2015.09.007
中图分类号
TS251.7 [产品标准与检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能够快速准确检测出市场中掺假牛肉制品,采用Taq Man探针法,建立一种用于快速有效检测牛肉制品中牛源性成分的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选择Gen Bank中牛β-actin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引物及Taq Man探针,以构建的p MD-18T-96-beef质粒为标准品,优化反应条件。结果表明:重组质粒标准品经PCR、测序和酶切鉴定正确,建立的标准曲线Ct值与模板拷贝数对数值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8,斜率为-3.345,敏感度为46.1 copies/μL。特异性实验表明,用该方法检测猪肉、羊肉、鸡肉、鸭肉、鹅肉等非牛肉制品结果均为阴性。批内重复实验变异系数均小于0.98%,批间重复实验变异系数均小于0.33%,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用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与SN/T 2051—2008《食品、化妆品和饲料中牛羊猪源性成分检测方法实时PCR法》同时对市场上40份牛肉加工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本方法检测有3份样品为牛源成分阴性,与SN/T 2051—2008方法检测结果相同。可见,本实验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特异、敏感、快速的特点,适用于检测市场中肉类掺假的行为。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双重PCR鉴别牛、羊肉掺假
    杨冬燕
    杨永存
    李浩
    杨小柯
    邓平建
    [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4, 24 (23) : 3379 - 3382
  • [2] 实时定量PCR法对羊肉中鸡源性成分的量化检测
    薛晨玉
    宋丽萍
    路勇
    赵琳娜
    王丹
    杨红莲
    郭淼
    杨昕霆
    胡智恺
    [J]. 食品工业科技, 2014, 35 (17) : 294 - 297
  • [3] 荧光定量PCR方法鉴别肉制品中羊源性成分
    赵新
    王永
    兰青阔
    刘娜
    陈锐
    朱珠
    李欧静
    [J]. 食品工业科技, 2015, 36 (01) : 299 - 302+308
  • [4] 牛羊肉中猪源性成分检测能力验证研究
    张明
    王冬妍
    杨文奇
    李伶
    [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3, 4 (05) : 1605 - 1610
  • [5] 荧光定量PCR检测肉制品中鸭源性成分
    张驰
    邱皓璞
    张筠
    [J]. 食品科学, 2013, 34 (18) : 154 - 157
  • [6] SYBR Green实时荧光PCR检测食品中鲨鱼源性成分真实性方法的建立附视频
    郭云霞
    张舒亚
    谌鸿超
    任硕
    黄文胜
    包建强
    陈颖
    [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2, (12) : 1300 - 1306
  • [7] 动物产品及饲料中牛源和羊源性成分三重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赵冉
    蔡振鸿
    陈永锋
    [J]. 畜牧与兽医, 2012, (07) : 18 - 22
  • [8] 鸭肉冒充牛羊肉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王建昌
    王金凤
    陈瑞春
    田振祥
    [J]. 肉类研究, 2012, 26 (06) : 20 - 23
  • [9] 挂羊头卖鸭肉
    郑宾
    [J]. 检察风云, 2012, (08) : 46 - 47
  • [10] 食品中肉类成分种属鉴别技术研究进展
    何玮玲
    黄明
    张驰
    [J]. 食品科学, 2012, 33 (03) : 304 -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