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透射光谱分析油茶籽油掺入豆油的研究

被引:22
作者
原姣姣 [1 ]
王成章 [1 ,2 ]
陈虹霞 [1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产化学工程重点开放性实验室国家油茶科学中心加工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近红外透射光谱; 油茶籽油; 掺假; 豆油; 偏最小二乘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657.33 [红外光谱分析法]; TS221 [基础理论];
学科分类号
070302 ; 081704 ; 083202 ;
摘要
采用傅里叶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应用于不同比例(0%~50%)的豆油和油茶籽油的二元体系样品,通过各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和回归方法的优化,建立了检测油茶籽油中掺杂豆油含量的近红外光谱的定量模型。以"二阶导数+Norris derivative filter"的最佳预处理方法和PLS的回归方法所建模型最佳,其校正相关系数(Rc)和校正标准误差(RMSEC)分别为0.999 99、0.057 70;交叉检验相关系数(Rcv)和交叉检验校准误差(RMSECV)分别为0.999 99、0.071 9;最优波段为5 037.16~4 728.60 cm-1、7 852.72~7 089.04 cm-1、8 577.82~8 323.26 cm-1;最佳主因子数为6。另外,经外部验证15份随机样品的化学值和NITS预测值的相关系数(R2)为0.998。表明近红外透射光谱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定量分析掺假油茶籽油中豆油的含量(范围为0%~50%)。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芝麻油中掺入菜籽油的近红外光谱研究 [J].
冯利辉 ;
刘波平 ;
张国文 ;
罗香 .
食品科学, 2009, 30 (18) :296-299
[2]   大豆油中掺伪棕榈油的检测方法研究 [J].
邹洁 ;
赵维佳 ;
汪海峰 ;
赵滨敬 .
中国油脂, 2009, 34 (04) :73-76
[3]   油茶种子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研究 [J].
王湘南 ;
陈永忠 ;
伍利奇 ;
刘汝宽 ;
杨小胡 ;
王瑞 ;
喻科武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8, (03) :11-17
[4]   油茶籽油与橄榄油营养价值的比较 [J].
柏云爱 ;
宋大海 ;
张富强 ;
肖学军 ;
王群学 .
中国油脂, 2008, (03) :39-41
[5]   茶油的保健功能作用及开发前景 [J].
吴雪辉 ;
黄永芳 ;
谢治芳 .
食品科技, 2005, (08) :94-96
[6]   茶油脂肪酸组成及其营养保健功能 [J].
廖书娟 ;
吉当玲 ;
童华荣 .
粮食与油脂, 2005, (06) :7-9
[7]   掺伪芝麻油中芝麻油含量分析方法的比较 [J].
周祥德 .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04, (02) :53-55
[8]   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在农业和食品分析上的应用 [J].
王多加 ;
周向阳 ;
金同铭 ;
胡祥娜 ;
钟娇娥 ;
吴启堂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4, (04) :447-450
[9]   近红外光谱技术及其在油脂检测中应用 [J].
刘娅 ;
赵国华 ;
陈宗道 ;
阚建全 .
粮食与油脂, 2002, (11) :35-37
[10]   现代近红外光谱技术及应用进展 [J].
徐广通 ;
袁洪福 ;
陆婉珍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0, (02) :13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