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可视化检测携带tdh基因的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

被引:2
作者
陈梅萍 [1 ]
孙晓红 [1 ]
姜文洁 [1 ]
赵勇 [1 ]
Vivian ChiHua Wu [2 ]
潘迎捷 [1 ]
机构
[1]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水产品贮藏保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上海)
[2] 美国缅因大学食品与农业系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环介导恒温扩增; SYBR Green I; 耐热溶血毒素(TDH); 快速检测;
D O I
10.13386/j.issn1002-0306.2014.24.006
中图分类号
TS207.4 [食品的微生物检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建立了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检测携带tdh基因的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基于副溶血性弧菌高度保守的tdh基因序列,设计了6条特异性引物,两条外引物F3、B3,两条内引物FIP、BIP及两条环引物LF、LB。在Bst DNA Polymerase作用下,60℃恒温水浴进行扩增。对10种细菌共21株菌进行LAMP扩增,所试6株副溶血性弧菌均为阳性,说明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本LAMP方法对纯培养物的灵敏度可达到9.42cfu/m L。对污染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灵敏度为25.3cfu/25g,40~60min内即可完成检测。本方法操作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以为临床提供简单、快速、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检测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研究进展 [J].
陈茂义 ;
胡婕 ;
陈婷 ;
胡静荣 ;
姚永祥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3, 24 (03) :65-67
[2]   副溶血弧菌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J].
刘阳 ;
孔繁德 ;
徐淑菲 ;
吴德峰 ;
林立 .
经济动物学报, 2012, 16 (01) :49-54+62
[3]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研究进展 [J].
宋榴艳 ;
陈守义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0, 20 (12) :3550-3552
[4]   食源性微生物PCR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及标准化讨论 [J].
张然 ;
董海强 ;
张廷文 .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4 (04) :8-12
[5]   副溶血弧菌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J].
徐芊 ;
孙晓红 ;
赵勇 ;
潘迎捷 .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7, (12) :66-72
[6]   利用多重PCR检测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研究 [J].
李晓虹 ;
闫东丽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7, (11) :1975-1977
[7]   副溶血性弧菌溶血素基因及其检测的研究进展 [J].
朱雪兰 ;
陈艳 ;
刘秀梅 ;
曹小红 .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7, (04) :233-237
[8]   快速测试片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J].
吴清平 ;
孙永 ;
蔡芷荷 ;
郭伟鹏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6, (05) :635-637
[9]   食品中副溶血弧菌荧光定量PCR方法快速检测 [J].
翁文川 ;
焦红 ;
王方金 ;
程刚 ;
王伟毅 ;
谢钧宪 .
中国公共卫生, 2005, (11) :85-87
[10]   用PCR方法快速检测水产品中的副溶血弧菌 [J].
寇运同 ;
马洪明 ;
刘晨光 .
海洋科学, 2002, (09) :66-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