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法提取分离甘薯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研究

被引:10
作者
丰来
王征
左斌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关键词
甘薯渣; 膳食纤维; 酶法;
D O I
10.13241/j.cnki.pmb.2009.12.006
中图分类号
TS215 [薯类制食品];
学科分类号
083202 ;
摘要
目的:提高甘薯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方法:以干燥、粉碎的甘薯渣为原料,利用纤维素酶将原料中不可溶性膳食纤维转化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同时用淀粉酶,糖化酶和碳酸钠去掉杂质,酒精沉淀,从而获得可溶性膳食纤维。结果: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酶法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条件为淀粉酶100μl,纤维素酶90μl,pH为5.6,酶作用时间为3h,反应温度为40℃。国标法提取的甘薯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10.06%,正交实验优化提取条件后得到的甘薯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25.52%,提高了15.46%。结论:甘薯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受纤维素酶,淀粉酶,酶提取时间,酶反应pH,反应温度等提取工艺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273 / 227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硫代硫酸钠滴定法测定淀粉DE值 [J].
武金霞 ;
高洁 ;
张贺迎 ;
殷鹏 ;
程会欣 .
中国酿造, 2008, (16) :91-92
[2]   荸荠果皮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的研究 [J].
魏丹 ;
王泽南 ;
杨慧 .
食品科技, 2007, (08) :258-260
[3]   甘薯膳食纤维的开发 [J].
曹媛媛 ;
木泰华 .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6, (09) :152-154
[4]   酶碱法提取薯渣膳食纤维及其改性研究 [J].
刘达玉 ;
黄丹 ;
李群兰 .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5, (05) :65-68
[5]   淀粉酶活性测定方法的改进 [J].
李雯 ;
邵远志 ;
陈维信 .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5, (05) :106-107
[6]   纤维素酶活力测定条件研究 [J].
夏服宝 ;
邱雁临 ;
孙宪迅 .
饲料工业, 2005, (16) :23-26
[7]   膳食纤维的开发及应用 [J].
刘晓婷 .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4, (09) :22-25
[8]   食品中总的、不溶性及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酶-重量测定法 [J].
杨晓莉 ;
杨月欣 ;
周瑞华 ;
边立华 ;
王光亚 .
卫生研究, 2001, (06) :377-378+390
[9]   耐高温α-淀粉酶特性的研究 [J].
邬敏辰 ;
郑建丰 .
四川食品与发酵, 1996, (02) :21-24
[10]  
健康食品原料——膳食纤维[A]. 陈亚非.第十一届中国国际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展览会学术论文集[C].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