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16
作者
张燕
杨金易
曾道平
易娜
孙远明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广东省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农产品贮藏保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食品安全; 检测; 应用;
D O I
10.19812/j.cnki.jfsq11-5956/ts.2013.05.025
中图分类号
R155.5 [食品卫生与检验];
学科分类号
100403 ;
摘要
近年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因其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仪器简单、操作方便、无放射性污染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类型及其原理,根据化学发光体系中标记物质的不同以及检测体系的差别,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并且对各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其优点和不足做了透彻的分析。对该分析方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运用,包括检测食品中微生物、毒素、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进行了综述,并展望其发展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421 / 142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检测谷物中的伏马菌素B [J].
何庆华 ;
许杨 ;
刘师文 .
食品科学 , 2012, (22) :173-176
[2]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J].
金茂俊 ;
邵华 ;
金芬 ;
王静 .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2, (02) :42-46
[3]   谷物中赭曲霉毒素A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的建立 [J].
刘星 ;
许杨 ;
何庆华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1, 37 (04) :204-208
[4]  
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张军瑞,陈健,刘仲明.分析化学. 2010(08)
[5]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运用 [J].
刘师文 ;
王刘花 ;
许杨 .
食品工业科技, 2010, 31 (03) :372-376
[6]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食品有害因素检测中的应用 [J].
邱云青 ;
李凤琴 .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9, 36 (06) :371-374
[7]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J].
高荣 ;
赵一泽 ;
赵建增 .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8, (04) :338-342
[8]   啤酒腐败菌的检测方法 [J].
朱林江 ;
郑飞云 ;
李崎 ;
顾国贤 .
食品科学, 2007, (01) :360-366
[9]   化学发光磁酶免疫法检测O157∶H7大肠埃希菌 [J].
朱广华 ;
贺艳峰 ;
郭小英 ;
刘和平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6, (08) :1453-1455
[10]   化学发光酶免疫方法检测克伦特罗残留 [J].
胥传来 ;
彭池方 ;
郝凯 ;
金征宇 ;
王武康 .
分析化学, 2005, (05) :69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