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过度维权的罪与罚——兼评李海峰天价索赔今麦郎获刑案
被引:28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简爱
机构
: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来源
:
法学
|
2017年
/ 02期
关键词
:
过度维权;
非法占有目的;
刑民关系观;
敲诈勒索罪;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924.3 [分则];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
030104 ;
030105 ;
摘要
:
对过度维权行为的处理,司法实践多以非法占有目的的有无作为切入点,而刑法理论的关注点则集中于财产法益损害的判断,刑民关系观的差异是产生不同处理结论的根源。索赔数额超过社会通常观念不能作为认定非法占有目的的依据,向媒体曝光或向相关部门揭发产品问题也并非是敲诈勒索罪中的胁迫行为,索赔行为并未对财产法益造成侵害,"天价索赔"因不符合构成要件而被排除在犯罪圈之外。权利行使行为原则上符合财产犯罪的构成要件,但出于刑罚必要性和相当性的考量,且此时行为的违法性有别于一般的财产犯罪,在量刑上应予以适当放宽。
引用
收藏
页码:173 / 18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论盗窃罪中的数额认识错误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简爱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5,
33
(06)
:91
-102
[2]
论新型权利生成的习惯基础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谢晖
.
法商研究,
2015,
32
(01)
:44
-53
[3]
财产犯刑民交错问题探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杜文俊
.
政治与法律,
2014,
(06)
:46
-57
[4]
论刑法介入财产权保护时的考量要点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付立庆
.
中国法学,
2011,
(06)
:133
-146
[5]
合分之道:构成要件与违法性的阶层关系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杜宇
.
中外法学,
2011,
23
(04)
:716
-728
[6]
对过度维权行为的刑法评价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沈志民
.
北方法学,
2009,
3
(06)
:80
-84
[7]
消费纠纷领域敲诈勒索罪的认定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肖本山
.
法学,
2009,
(05)
:94
-102
[8]
敲诈勒索罪中目的与手段的组合性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万怀
.
人民检察,
2009,
(05)
:21
-23
[9]
权利行使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
[J].
叶良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法学院
叶良芳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7,
(03)
:64
-69
[10]
大学生索赔过高被控“敲诈”公权力介入消费维权受质疑[N]. 南方周末. 2008 (C20)
←
1
2
→
共 16 条
[1]
论盗窃罪中的数额认识错误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简爱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5,
33
(06)
:91
-102
[2]
论新型权利生成的习惯基础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谢晖
.
法商研究,
2015,
32
(01)
:44
-53
[3]
财产犯刑民交错问题探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杜文俊
.
政治与法律,
2014,
(06)
:46
-57
[4]
论刑法介入财产权保护时的考量要点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付立庆
.
中国法学,
2011,
(06)
:133
-146
[5]
合分之道:构成要件与违法性的阶层关系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杜宇
.
中外法学,
2011,
23
(04)
:716
-728
[6]
对过度维权行为的刑法评价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沈志民
.
北方法学,
2009,
3
(06)
:80
-84
[7]
消费纠纷领域敲诈勒索罪的认定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肖本山
.
法学,
2009,
(05)
:94
-102
[8]
敲诈勒索罪中目的与手段的组合性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万怀
.
人民检察,
2009,
(05)
:21
-23
[9]
权利行使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
[J].
叶良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法学院
叶良芳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7,
(03)
:64
-69
[10]
大学生索赔过高被控“敲诈”公权力介入消费维权受质疑[N]. 南方周末. 2008 (C20)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