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中的“逮捕中心主义”现象评析

被引:42
作者
王彪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
[2]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
关键词
逮捕中心主义; 具体表现; 原因; 利弊; 启示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逮捕中心主义"是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特有的一种现象,对逮捕措施的高度依赖、逮捕证据标准的高要求以及逮捕对三机关的重大影响是其具体表现形式。制度环境的有形压力和具体制度的无形诱导是"逮捕中心主义"现象产生的两大主要原因。"逮捕中心主义"现象的存在有利有弊,但弊大于利,走出"逮捕中心主义"误区需优化现有的制度环境,对一些诱导"逮捕中心主义"现象产生的具体制度进行合理重构。"逮捕中心主义"是在不成熟的制度背景下,公检法三机关面对种种压力作出的一致选择的结果,其对于未来的刑事司法改革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8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75 条
[31]   司法绩效考评机制研究——以刑事警察为范例的分析 [J].
马明亮 .
中国司法, 2009, (07) :19-22
[32]  
刑事诉讼中的计件考核[J]. 朱桐辉.法律和社会科学. 2009(01)
[33]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附条件逮捕实证研究报告 [J].
王欢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8, 16 (06) :9-14
[34]   疑罪从无原则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异化及其分析 [J].
葛玲 .
法律适用, 2008, (08) :61-64
[35]   取保候审审批决定程序实证研究 [J].
刘方权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8, (03) :114-121
[36]   取保候审的实体化 [J].
褚福民 .
政法论坛, 2008, (02) :122-132
[37]   取保候审保证方式实证研究 [J].
刘方权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8, (02) :23-33
[38]  
绩效考核与刑事司法环境之辩——G省X县检察院、司法局归来所思[J]. 朱桐辉.刑事法评论. 2007(02)
[39]   刑事程序失灵问题的初步研究 [J].
陈瑞华 .
中国法学, 2007, (06) :141-156
[40]   侦查羁押制度:问题与出路——从查证保障功能角度分析 [J].
左卫民 ;
马静华 .
清华法学, 2007, (02) :6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