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6 条
我国红壤侵蚀研究进展
被引:12
作者:

于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林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机构:
[1] 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来源:
关键词:
红壤;
土壤侵蚀;
机理;
产流过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红壤是我国最大的土壤资源之一,所占面积也较大,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干扰,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仅次于黄土高原,但其水土流失的研究比较少,故笔者概述了近年来红壤研究的一些成果,也提出了需要加强的领域,以期为治理红壤水土流失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1]
降雨过程中红壤表土结构变化与侵蚀产沙关系
[J].
李朝霞
;
王天巍
;
史志华
;
丁树文
;
蔡崇法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1)
:1-4+9

李朝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王天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史志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丁树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蔡崇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12]
不同植被恢复对侵蚀型红壤活性碳库的影响
[J].
周国模
;
姜培坤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6)
:68-70+83

周国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林学院

姜培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林学院
[13]
红壤坡地雨水地表径流及其侵蚀
[J].
谢小立
;
王凯荣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5)
:839-845

谢小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王凯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14]
亚热带花岗岩侵蚀红壤的生态退化与恢复技术
[J].
谢锦升
;
杨玉盛
;
解明曙
.
水土保持研究,
2004, (03)
:154-156

谢锦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杨玉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解明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15]
不同森林恢复类型对南方红壤侵蚀区土壤质量的影响
[J].
郑华
;
欧阳志云
;
王效科
;
苗鸿
;
赵同谦
;
彭廷柏
.
生态学报,
2004, (09)
:1994-2002

郑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长沙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苗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长沙

赵同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长沙

彭廷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长沙
[16]
不同利用方式对荒地退化红壤肥力状况的影响
[J].
叶伟建
;
黄春应
;
翁俊基
;
林明添
.
水土保持研究,
2004, (02)
:108-109

叶伟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三明市农业局土肥站

黄春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三明市农业局土肥站

翁俊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三明市农业局土肥站

林明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三明市农业局土肥站
[17]
基于GIS和GPS的南方红壤侵蚀区土地资源评价
[J].
谢颂华
;
喻荣岗
;
马良
;
杨洁
.
水土保持通报,
2004, (01)
:22-25

谢颂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喻荣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马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杨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18]
侵蚀型红壤植被恢复后土壤养分含量与物理性质的变化
[J].
姜培坤
;
周国模
;
钱新标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1)
:12-14+30

姜培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林学院

周国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林学院

钱新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林学院
[19]
红壤丘岗区人工林恢复过程中的土壤养分状况
[J].
何园球
;
沈其荣
;
王兴祥
.
土壤,
2003, (03)
:222-226

何园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兴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0]
液体地膜防治丘陵红壤地区水土流失的研究
[J].
水建国
;
王建红
;
廖根清
;
李卡
;
朱春新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3, (02)
:9-11

水建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王建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廖根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李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朱春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