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隆起及周缘第四纪构造-沉积特征与演化

被引:12
作者
柏道远 [1 ,2 ]
吴能杰 [1 ]
李长安 [2 ]
马铁球 [1 ]
王先辉 [1 ]
彭云益 [1 ]
李纲 [1 ]
陈渡平 [1 ]
机构
[1] 湖南省地质调查院
[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华容隆起及周缘凹陷; 第四纪; 构造升降; 演化过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63 [第四纪(系)];
学科分类号
070905 ;
摘要
第四纪华容隆起位于江汉—洞庭盆地中带。通过地表地质调查和钻孔资料对华容隆起及周缘第四纪构造-沉积特征与演化进行了研究。华容隆起总体呈EW向展布,北接江汉盆地,南与洞庭盆地安乡凹陷和沅江凹陷相邻,总体轮廓大致受到北面的EW向石首断裂、南西面的NW向南县—黄山头断裂、东面的NNE向砖桥断裂等正断裂所控制。隆起周缘凹陷第四纪各时代地层(冲积和湖积)发育较齐全。隆起内部低洼区及山地区边缘不同程度发育早更新世晚期—全新世沉积,其他地区分布前第四纪基岩或残坡积物。根据地貌、边界断裂、第四纪沉积以及前第四纪基岩分布等,重塑华容隆起和周缘第四纪构造升降活动、沉积和剥蚀特征及演化过程。第四纪初华容隆起内部因先期剥蚀切割而形成原始地貌分异。早更新世早期隆起周边断裂开始伸展活动,江汉盆地、安乡凹陷与沅江凹陷构造沉降并接受沉积,华容隆起遭受风化剥蚀。早更新世晚期—中更新世中期周边断裂继续伸展活动,华容隆起与周缘凹陷均构造沉降,前者沉降幅度较小而相对抬升。华容隆起内低洼地区及周缘凹陷接受沉积,期间在早更新世末有过构造抬升而受到剥蚀。中更新世晚期华容隆起及周边凹陷整体抬升并遭受剥蚀与网纹化,期间有过构造稳定时期并在华容—砖桥主隆起区的边缘形成河流与滨湖沉积。晚更新世区域构造较稳定,于主隆起边缘和外围平原形成冲、湖积。晚更新世末区域海平面大幅下降,导致华容隆起及周缘地区遭受剥蚀。全新世受海平面上升影响,周缘凹陷及隆起内部低洼地带形成河湖相堆积。受先期高地势控制,华容隆起主体、南部的南山次隆以及西部团山次隆局部地区等第四纪期间一直遭受风化剥蚀,部分地区形成较大规模的残坡积。受江汉—洞庭盆地整体沉降控制,华容隆起第四纪期间总体表现为明显的构造沉降。
引用
收藏
页码:1243 / 125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56 条
[1]   洞庭盆地第四纪地质研究现状 [J].
柏道远 ;
李长安 .
地质科技情报, 2010, 29 (05) :1-8+14
[2]   第四纪洞庭盆地赤山隆起与安乡凹陷升降运动的沉积记录 [J].
柏道远 ;
李长安 ;
周柯军 ;
陈渡平 ;
马铁球 ;
王先辉 ;
彭云益 ;
李纲 .
沉积学报, 2010, 28 (04) :645-658
[3]   第四纪洞庭盆地构造性质及动力机制探讨 [J].
柏道远 ;
李长安 ;
王先辉 ;
马铁球 ;
周柯军 ;
彭云益 ;
李纲 ;
陈渡平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0, 34 (03) :317-330
[4]   第四纪洞庭盆地安乡凹陷及西缘构造-沉积特征与环境演化 [J].
柏道远 ;
李长安 ;
马铁球 ;
王先辉 ;
陈渡平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0, 32 (02) :120-129
[5]   1∶25万常德市幅构造-沉积地貌类型划分及其对江汉—洞庭盆地第四纪地质与环境研究的启示 [J].
柏道远 ;
李送文 ;
周柯军 ;
马铁球 ;
王先辉 ;
彭云益 ;
李纲 .
中国地质, 2010, 37 (02) :280-297
[6]   第四纪江汉-洞庭盆地东部中段构造-沉积地貌类型划分及特征 [J].
柏道远 ;
李建清 ;
马铁球 ;
王先辉 ;
彭云益 ;
李纲 ;
周柯军 .
地理科学, 2010, 30 (02) :236-241
[7]   洞庭盆地两护村孔重矿物特征及其对第四纪构造活动与环境演变的响应 [J].
柏道远 ;
李长安 ;
陈渡平 ;
周柯军 ;
马铁球 ;
王先辉 ;
彭云益 ;
李纲 .
地质论评, 2010, 56 (02) :246-260
[8]   第四纪洞庭盆地澧县凹陷构造活动特征及动力学机制探讨 [J].
柏道远 ;
李长安 ;
王先辉 ;
马铁球 ;
彭云益 .
地球学报, 2010, 31 (01) :43-55
[9]   第四纪洞庭盆地沅江凹陷东缘鹿角地区构造—沉积演化研究 [J].
柏道远 ;
周柯军 ;
马铁球 ;
王先辉 ;
彭云益 ;
李纲 ;
陈渡平 .
地质力学学报, 2009, 15 (04) :409-420
[10]   洞庭盆地澧县凹陷第四纪沉积特征与古地理演化 [J].
柏道远 ;
高峰 ;
马铁球 ;
王先辉 ;
彭云益 ;
李纲 ;
周柯军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9, 29 (04) :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