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纵证券市场犯罪之主观故意的认定

被引:11
作者
王新 [1 ,2 ]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
[2] 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检察院
关键词
证券市场操纵; 主观故意; 情节严重的认知; 事实推定;
D O I
10.19430/j.cnki.3891.2016.06.007
中图分类号
D924.33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既有的理论界定不清、法律适用模糊之困境让操纵市场的认定举步维艰,而不断翻新的操纵证券市场犯罪手法和试图依托金融创新主题的"花式抗辩事由",也使操纵市场主观故意的内涵界定及认定实践,更加显得扑朔迷离。从操纵行为的本质进行分析可得出,操纵故意不需涵摄目的要素。而且信息操纵等"兜底"操纵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不成立直接的因果关系,对情节严重的认知又需特别阐释和证明。鉴于操纵证券市场行为特性以及法律适用现状,确立司法推定规则以证明成罪实有必要。排除合理怀疑和形成证据链条,需要在遵循构成要件内在需求的基础上,设置允许反驳的事实推定。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16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刑法中的“应知”引入的滥觞及标准限定 [J].
孙万怀 ;
刘宁 .
法学杂志, 2015, 36 (09) :32-45
[2]   论概括故意的构造与司法运用 [J].
赵远 .
法学评论, 2015, 33 (03) :179-185
[3]   论并存罪过 [J].
卢有学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5, 33 (01) :109-117
[4]   内幕交易侵权责任的因果关系 [J].
曾洋 .
法学研究, 2014, 36 (06) :116-131
[5]   市值管理:首要把握核心理念 [J].
易莹 .
证券市场导报, 2014, (11) :1-1
[6]   刑事一体化视野下的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研究 [J].
陈京春 .
当代法学, 2014, 28 (06) :60-71
[7]   论推定及其理性控制——以《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为切入 [J].
陈晨 ;
刘砺兵 .
法学杂志, 2014, 35 (02) :65-72
[8]   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兜底条款”解释规则的建构与应用 抢帽子交易刑法属性辨正 [J].
刘宪权 .
中外法学, 2013, 25 (06) :1178-1198
[9]   薄熙来案审判中的若干证据法问题 [J].
龙宗智 .
法学, 2013, (10) :3-15
[10]   论犯罪构成要件要素的“情节严重” [J].
余双彪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3, (08) :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