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优良无性系的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的分析

被引:29
作者
王渊 [1 ]
谭晓风 [1 ]
谢鹏 [2 ]
袁德义 [1 ]
曹彦妮 [1 ]
孙汉洲 [3 ]
机构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育种与栽培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2] 北京林业大学
[3]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油茶; 无性系; 理化性质; 脂肪酸;
D O I
10.14067/j.cnki.1673-923x.2011.06.041
中图分类号
S794.4 [油茶];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以38个油茶优良无性系为试材,采用索氏法提取油茶种子中的油脂,运用常规方法和气相色谱法分析测定其油脂的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间其油脂理化性质及脂肪酸含量有差异性,并存在相关性。其中,折光系数均接近为1.469 6;酸值介于0.36~0.92 mg.g-1;碘值范围在76~127.5 g.100g-1;皂化值介于168~218.5 mg.g-1;不饱和酸含量为总成分的90%左右,且以油酸为主,一般为80%左右;油酸和亚油酸的负相关系数最大,为-0.733 0。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贵州铜仁地区油茶果实的性状测定与经济指标分析 [J].
刘应珍 ;
梁玖华 ;
黄河 ;
吕君 ;
邹天才 .
种子, 2009, 28 (01) :93-97
[2]   6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种子脂肪酸组分与含量分析 [J].
张国武 ;
阙龙善 ;
赖笋芽 ;
郭晓敏 .
江西科学, 2007, (01) :33-36
[3]   高亚油酸含量油茶优良无性系的选育 [J].
奚如春 ;
邓小梅 ;
龚春 ;
刘胜 ;
敖婉初 .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02) :158-164
[4]   用GC-MS分析不同方法提取的茶油脂肪酸 [J].
曾虹燕 ;
李昌珠 ;
蒋丽娟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5, (03) :271-274
[5]   油茶籽的综合开发利用 [J].
张可 ;
钱和 ;
张添 .
食品科技, 2003, (04) :85-86
[6]   中国普通油茶含油率品质气候区域划分与层带研究 [J].
余优森 ;
任三学 ;
谭凯炎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2) :28-32
[7]   外界生态因子对油茶品质影响的研究 [J].
李大明 ;
刘厚培 .
林业科学, 1990, (05) :389-395
[8]   12种山茶种子油脂理化性质和茶油品质的初步分析 [J].
李兰香 ;
史然 ;
马丹炜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9, (04) :99-105
[9]   山茶属24种植物油脂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的研究 [J].
漆龙霖 ;
吕芳德 .
经济林研究, 1987, (S1) :206-211
[10]   山茶属27种植物油脂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的研究 [J].
李克瑞 ;
漆龙霖 ;
赵思东 ;
陈如梅 .
中南林学院学报, 1984, (02) :1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