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气盆地深部高过成熟烃源岩古TOC恢复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37
作者
庞雄奇 [1 ,2 ]
李倩文 [2 ]
陈践发 [1 ,2 ]
黎茂稳 [3 ]
庞宏 [1 ,2 ]
机构
[1]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大学 ( 北京) 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3]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含油气盆地深部; 高过成熟烃源岩; TOC恢复; 烃源岩有效性判别; 烃源岩有效性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根据烃源岩演化过程中残留生烃母质变化原理,建立了TOC恢复的数学地质模型,提出了TOC演化与各种主控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式,通过对模式中各主控因素在自然条件下变化的特征取值,计算得到了TOC恢复系数,做出了泥质岩烃源岩和碳酸盐岩烃源岩在含不同类型干酪根情况下的TOC演化图版。这一方法的最大特色是避免了人为主观因素和高温压物理模拟实验条件可能带来的结果偏差。研究表明:随着热演化程度的增加,烃源岩内残留的TOC含量逐渐减少,在大量生排烃阶段(RO=0.5%2.0%)变化幅度最大;处于高过成熟阶段(RO>1.2%)的烃源岩,其原始TOC恢复系数随RO增大而逐渐增加,含Ⅰ型、Ⅱ型、Ⅲ型母质的泥质岩烃源岩TOC恢复系数分别可达3.0、2.0、1.4;含Ⅰ型、Ⅱ型、Ⅲ型母质的碳酸盐岩烃源岩TOC恢复系数分别可达3.2、2.2、1.5。论文例举了源岩TOC恢复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69 / 789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61 条
[1]   低丰度碳酸盐岩有效烃源岩存在的证据及其TOC下限 [J].
霍志鹏 ;
庞雄奇 ;
张宝收 ;
陈践发 ;
范柏江 ;
李素梅 .
地质论评, 2013, 59 (06) :1165-1176
[2]   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烃源岩排烃效率研究 [J].
郭继刚 ;
李建华 ;
庞雄奇 ;
向才富 ;
姜福杰 ;
王鹏威 .
现代地质, 2013, 27 (05) :1081-1088
[3]   泥页岩埋藏过程孔隙度演化与预测模型探讨 [J].
郭秋麟 ;
陈晓明 ;
宋焕琪 ;
郑曼 ;
黄金亮 ;
陈宁生 ;
高日丽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 24 (03) :439-449
[4]   碳酸盐岩地层密度与纵波速度关系研究 [J].
许平 ;
贺振华 ;
文晓涛 ;
雷芬丽 ;
胡承林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0, 32 (06) :391-394+541
[5]   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源与混源成藏模式 [J].
李素梅 ;
庞雄奇 ;
杨海军 ;
肖中尧 ;
顾乔元 ;
张宝收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0, 35 (04) :663-673
[6]   塔河油田原油中金刚烷化合物绝对定量分析 [J].
马安来 ;
金之钧 ;
朱翠山 ;
彭守涛 ;
张卫彪 .
石油学报, 2009, 30 (02) :214-218
[7]   塔中82井区原油的特征及成因 [J].
郭建军 ;
陈践发 ;
王义凤 ;
师生宝 ;
苗忠英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8, 19 (06) :770-774
[8]   塔中隆起原油特征与成因类型 [J].
李素梅 ;
庞雄奇 ;
杨海军 ;
顾乔元 ;
韩剑发 ;
石磊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8, (05) :635-642
[9]   柴达木盆地西部北区第三系油源研究 [J].
何国源 ;
谭彦虎 ;
关平 ;
李元奎 ;
张文涛 ;
杜彬彬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8, (04) :509-518
[10]   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评价的有机碳下限问题 [J].
彭平安 ;
刘大永 ;
秦艳 ;
于赤灵 ;
张善文 ;
隋凤贵 ;
李钜源 .
地球化学, 2008, (04) :415-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