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智能化时代教育科学的超学科范式

被引:11
作者
曾育芬
黄甫全
曾文婕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德育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中心
关键词
教育科学; 超学科; 范式; 人工智能;
D O I
10.13811/j.cnki.eer.2020.01.006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多学科交融创新时代,彰显了教育科学的超学科范式,亟须系统厘清其形态、结构与方法。伴随着从教学机器到信息技术,再至人工智能的升级,教育科学在形态上历经教育心理学、神经心理学和教育神经科学三个阶段,由跨学科和多学科走向超学科形态;结构上,凸显了"学习神经基础的探索""教学方式的创新""超学科型人才的培养"等新型共性问题群,开发了由协同群体、"生—心—社"融合实在、混合方法簇和超学科哲学相互作用的融合方法论,努力达致整体性认识;方法上,已经发展出"特定科学领域与教育教学实践融汇创生"的概念框架、应用—调适双馈系统模型和介导模型,运用转化和具化两大机理,构建一门关于教育的科学。这一切展现出一幅美妙画卷,教育科学的智能化时代正在来临。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2+68 +6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智慧情报服务与知识融合 [J].
罗立群 ;
李广建 .
情报资料工作, 2019, (02) :87-94
[2]   人工智能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创生智能课程 [J].
尹睿 ;
黄甫全 ;
曾文婕 ;
曾育芬 ;
潘蕾琼 ;
陈思宇 ;
伍晓琪 .
开放教育研究, 2018, 24 (06) :70-80
[3]   现代远程教育发展新转变:从Internet+到AI+和Neuro+ [J].
戴伟辉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8, (02) :3-13+31
[4]  
精准学习课程引论——教育神经科学研究愿景[J]. 黄甫全,李义茹,曾文婕,潘蕾琼.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8(01)
[5]   学习科学:百年回顾与前瞻 [J].
郑旭东 ;
王美倩 .
电化教育研究, 2017, 38 (07) :13-19
[6]   我国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建议 [J].
方方 ;
王佐仁 ;
王立平 ;
张洪亮 ;
罗文波 ;
孟庆峰 ;
殷文璇 ;
杜生明 .
中国科学基金, 2017, 31 (03) :266-274
[7]   CIT:一种智慧学习环境的设计范式 [J].
詹青龙 ;
杨梦佳 ;
郭桂英 .
中国电化教育, 2016, (06) :49-57
[8]   “教育神经科学”与“学习科学”的概念辨析 [J].
周加仙 .
教育发展研究, 2016, (06) :25-30+38
[9]   关注“知识创造”:技术支持学习的新诉求 [J].
曾文婕 .
电化教育研究, 2013, 34 (07) :17-21+52
[10]   中国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问题研究——关于逻辑起点的评述 [J].
钟柏昌 ;
安涛 ;
李艺 .
电化教育研究, 2012, 33 (12) :14-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