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盆地煤层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分析

被引:26
作者
黄孝波 [1 ,2 ,3 ]
赵佩 [2 ,3 ]
董泽亮 [2 ,3 ]
郭曼 [2 ,3 ]
钱铮 [4 ]
刘建军 [4 ]
机构
[1] 江西省煤田地质勘察研究院
[2]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矿业大学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4]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煤层气; 主控因素; 成藏模式; 向斜; 沁水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煤层厚度大、分布稳定、演化程度高,具有良好的煤层气勘探潜力,是目前国内首个成功商业化开发的煤层气盆地。基于研究区已有地质成果,对影响沁水盆地煤层气富集成藏的主控地质因素与成藏模式进行分析,认为构造运动、水动力条件、煤层埋深、煤岩组成及热演化程度是控制沁水盆地煤层气成藏的主要地质因素,高镜质组含量、高热演化程度、弱水动力条件和较大的埋深是煤层气成藏的有利条件,向斜是煤层气富集成藏的有利部位。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煤层气储层研究进展 [J].
黄孝波 ;
李贤庆 ;
王萌 ;
凌标灿 ;
孙杰 .
断块油气田, 2012, 19 (03) :307-311
[2]   沁水盆地煤层气井产出水化学特征与产能关系研究 [J].
李忠城 ;
唐书恒 ;
王晓锋 ;
郑贵强 ;
朱卫平 ;
王珊珊 ;
张静平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1, 40 (03) :424-429
[3]   沁水盆地煤层气构造动力条件耦合控藏效应 [J].
秦勇 ;
姜波 ;
王继尧 ;
吴财芳 ;
傅雪海 ;
韦重韬 ;
侯泉林 ;
琚宜文 .
地质学报, 2008, (10) :1355-1362
[4]   高、低煤阶煤层气藏地质特征及控气作用差异性研究 [J].
王勃 ;
巢海燕 ;
郑贵强 ;
李景明 ;
郭志斌 ;
王红岩 ;
刘洪林 ;
李贵中 .
地质学报, 2008, (10) :1396-1401
[5]   不同煤阶煤层气吸附、解吸特征差异对比 [J].
陈振宏 ;
王一兵 ;
宋岩 ;
刘洪林 .
天然气工业, 2008, (03) :30-32+136
[6]   中国煤层气成藏的两大关键地质因素 [J].
宋岩 ;
秦胜飞 ;
赵孟军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4) :545-553
[7]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成藏机理 [J].
林晓英 ;
苏现波 .
天然气工业, 2007, (07) :8-11+130
[8]   构造演化对煤层气富集程度的影响 [J].
宋岩 ;
赵孟军 ;
柳少波 ;
王红岩 ;
陈振宏 .
科学通报, 2005, (S1) :1-5
[9]   沁水盆地煤层气藏演化的关键时期分析 [J].
赵孟军 ;
宋岩 ;
苏现波 ;
柳少波 ;
秦胜飞 ;
洪峰 .
科学通报, 2005, (S1) :110-116
[10]   山西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煤层生排烃史分析 [J].
李伟 ;
张枝焕 ;
朱雷 ;
韩立国 ;
杨永才 .
沉积学报, 2005, (02) :337-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