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SSR标记和表型性状聚类分析食味优良粳稻多样性

被引:14
作者
张春红 [1 ]
李金州 [1 ,2 ]
朱镇 [1 ]
张亚东 [1 ]
赵凌 [1 ]
王才林 [1 ]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优质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南京分中心
[2]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粳稻; 微卫星标记; 聚类分析; 表型性状; 食味; 遗传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3 [植物细胞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用SSR分子标记、食味性状、农艺性状3种数据对来自国内外不同地域的食味表现优良的常规粳稻品种(系)进行了多样性分析。72对SSR引物在60份供试材料中检测到290个等位基因变异,以第5染色体上平均等位基因数目最多。大部分食味优良粳稻材料之间的遗传相似性较高,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600~0.924,检测的标记是以3~4个等位基因为主的SSR引物位点。利用SSR标记检测等位基因的材料分群结果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地域性,江苏省内大多材料可聚为一类,而其他少数及北方粳稻材料多与国外食味优异粳稻品种亲缘关系较近,与其系谱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以食味鉴定表型性状为依据,部分产地来源不同而食味优良的材料明显聚为一类,表明遗传基础是决定其食味的主要因素。农艺性状表现与材料来源有一致性,而与食味优良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明确。
引用
收藏
页码:573 / 58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21]   四川省主要杂交稻亲本的SSR多态性分析和指纹图谱的构建与应用 [J].
肖小余 ;
王玉平 ;
张建勇 ;
李仕贵 ;
荣廷昭 .
中国水稻科学, 2006, (01) :1-7
[22]   6个水稻杂交组合与其亲本的SSR标记多态性及其应用 [J].
时宽玉 ;
洪德林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4) :1-5
[23]   粳稻品种SSR多态性检出率的分析 [J].
鲍根良 ;
富田桂 ;
小林麻子 ;
骆荣挺 ;
张小明 ;
王俊敏 ;
叶胜海 .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12) :2549-2554
[24]   水稻品种食味品质性状稳定性分析 [J].
张坚勇 ;
万向元 ;
肖应辉 ;
王春明 ;
刘世家 ;
陈亮明 ;
翟虎渠 ;
万建民 .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06) :788-794
[25]   发展稻米产业 造福中国百姓 [J].
翟虎渠 ;
程式华 .
中国稻米, 2003, (06) :5-11
[26]   我国主要杂交水稻组合及其亲本SSR标记和纯度鉴定 [J].
彭锁堂 ;
庄杰云 ;
颜启传 ;
郑康乐 .
中国水稻科学, 2003, (01) :2-6
[27]   用SSR标记比较亚洲栽培稻与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 [J].
朱作峰 ;
孙传清 ;
付永彩 ;
张培江 ;
王象坤 .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12) :1437-1441
[28]   利用水稻功能基因SSR标记鉴定水稻种质资源 [J].
赵勇 ;
杨凯 ;
Akbar Ali Cheema ;
翁跃进 .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04) :349-353
[29]   日本关于稻米食味品质影响因素的研究介绍 [J].
钱前 ;
刘秀艳 ;
曾大力 .
中国稻米, 1998, (02) :34-37
[30]   稻米食味品尝试验与结果评价方法 [J].
梁乃亭,魏玉波 .
新疆农业科学, 1995, (06) :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