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台中元古代碳酸盐岩中的微生物成因构造及其生烃潜力

被引:42
作者
史晓颖 [1 ,2 ]
张传恒 [1 ]
蒋干清 [3 ]
刘娟 [1 ]
王议 [1 ]
刘典波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3] 美国内华达州立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中元古代碳酸盐岩; 微生物成因构造(MISS); 微生物席; 甲烷厌氧氧化(AOM); 生烃潜力; 华北地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华北地台中元古界主要由环潮坪石英砂岩、浅海碳酸盐岩和浅海—泻湖相暗色页岩3种沉积相组合构成,以陆表海浅水碳酸盐岩占主导。碳酸盐岩中除含有丰富的微古植物、宏观藻类和微生物建隆外,还发育大量的微生物成因构造(MISS)和微生物诱发的碳酸盐沉淀(MMCP)。微生物席和MISS构造在高于庄组上部(约1.6 Ga)和雾迷山组下部(约1.45 Ga)碳酸盐岩中尤为发育,表明活跃的微生物活动和高有机质产量。在石化微生物席中,发现有丝状、球状细菌化石和草莓状黄铁矿;围岩中发现有针状文石、花瓣状重晶石、放射状菱铁矿、铁白云石和葡萄状碳酸盐胶结物等多种自生碳酸盐矿物,指示甲烷厌氧氧化(AOM)导致的自生碳酸盐沉淀。中元古代的温暖气候和海洋分层、缺氧、硫化条件有利于微生物的高生产量和高有机质埋藏率。气隆构造和核形石状碳酸盐结核反映浅埋藏条件下活跃的成烷作用和甲烷排放,围岩和MMCP中富沥青质。华北地台中元古界富微生物席碳酸盐岩有良好的生烃潜力,有可能形成重要的烃源岩。据微生物席、MISS构造及MMCP的研究,初步估算华北地台中元古代碳酸盐岩的概略生烃潜力约为10×108t石油当量。
引用
收藏
页码:669 / 682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贺兰山地区中元古代微生物席成因构造——远古时期微生物群活动的沉积标识 [J].
史晓颖 ;
王新强 ;
蒋干清 ;
刘典波 ;
高林志 .
地质论评, 2008, (05) :577-586+721
[2]   地球生物学方法与海相优质烃源岩形成过程的正演和评价 [J].
谢树成 ;
殷鸿福 ;
解习农 ;
秦建中 ;
史晓颖 ;
胡超涌 ;
颜佳新 ;
黄俊华 ;
周炼 ;
杨香华 ;
王永标 ;
徐思煌 ;
腾格尔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7, (06) :727-740
[3]   海相高演化烃源岩总有机碳恢复系数研究 [J].
秦建中 ;
郑伦举 ;
腾格尔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7, (06) :853-860
[4]   海相烃源岩的正反演对比分析 [J].
解习农 ;
殷鸿福 ;
谢树成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7, (06) :861-867
[5]   北京十三陵地区中元古界长城系沉积相标志及沉积环境模式 [J].
宋天锐 .
古地理学报, 2007, (05) :461-472
[6]   中朝板块中、新元古界年代地层柱与构造环境新思考 [J].
乔秀夫 ;
高林志 ;
张传恒 .
地质通报, 2007, (05) :503-509
[7]   燕山地区中元古代高于庄组非叠层石碳酸盐岩序列的沉积特征及其重要意义 [J].
梅冥相 .
现代地质, 2007, (01) :45-56
[8]   华北青白口系下马岭组凝灰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 [J].
高林志 ;
张传恒 ;
史晓颖 ;
周洪瑞 ;
王自强 .
地质通报, 2007, (03) :249-255
[9]   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生排烃能力研究 [J].
秦建中 ;
刘宝泉 ;
郑伦举 ;
张渠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3) :348-355
[10]   塔里木盆地寒武纪—奥陶纪优质烃源岩沉积与古环境变化的关系:碳氧同位素新证据 [J].
张水昌 ;
R L WANG ;
金之钧 ;
张宝民 ;
王大锐 ;
边立曾 .
地质学报, 2006, (03) :459-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