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甘蒙省晚白垩世农波组下段孢粉分析及成钾时代

被引:17
作者
钟晓勇 [1 ,2 ]
袁秦 [1 ]
秦占杰 [1 ,2 ]
魏海成 [1 ]
山发寿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盐湖资源与化学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老挝; 钾盐; 孢粉; 不整合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53 [白垩纪(系)];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老挝含盐地层农波组成盐及成钾时代的研究对于阐明整个呵叻盆地的演化规律和钾盐矿床成因有着重要意义。在农波组的年代学问题上,国内外学者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本文通过对老挝甘蒙省文泰矿区ZK012钻孔钾盐层上覆泥岩的孢粉分析,结果表明其孢粉组合Classopollis-Ephedripites-Exesipollenites,结合Callistopollenites、Normapolles、Cicatricosisporites、Clavatipollenites、Asteropollis等特征分子的发现,我们将该孢粉组合时代定为晚白垩世的土伦期-桑顿期;孢粉及沉积相所反映的气候环境为干旱炎热的热带-亚热带环境。同时,通过对同区域的ZK309钻孔对比分析,该钻与ZK012钻孔具有相似的沉积序列,钻孔底部出现的蒸发岩与砂岩的不整合面,标志着一次构造运动,呵叻湖盆边缘隆升封闭,使卤水在这种较大的圈闭构造内得以留存,并在持续干旱炎热的气候条件下沉积了巨厚的钾盐矿床。
引用
收藏
页码:323 / 33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21]   中国白垩纪被子植物花粉的宏演化 [J].
张一勇 .
古生物学报, 1999, (04) :435-453
[22]   盆山转换及其成矿作用——以昌都-思茅盆地和金沙江-哀牢山带为例 [J].
李兴振 ;
杜德勋 ;
王义昭 .
特提斯地质, 1998, (00)
[23]   兰坪-思茅盆地与泰国呵叻盆地含钾卤水同源性研究──兼论该区找钾有利层位和地区 [J].
曲懿华 .
化工矿产地质, 1997, (02) :10-13+27
[24]   略论泰州组及其时代 [J].
张一勇 .
地层学杂志, 1996, (01) :45-50
[25]   中国晚白垩世孢粉植物群 [J].
张一勇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93, (02) :131-157+237
[26]   海南白沙盆地早白垩世孢粉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J].
董宝林 ;
卢宏金 ;
庞兴南 ;
花如洪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91, (02) :171-181+244
[27]  
广东三水盆地大塱山组孢粉组合及古气候[J]. 余静贤,孙孟蓉,孙湘君.地层古生物论文集. 198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