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脆弱生态环境与贫困的耦合关系

被引:36
作者
牛亚琼
王生林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脆弱生态环境; 贫困; 耦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83001 ;
摘要
保持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是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的重要策略之一。以甘肃省为例,运用系统耦合协调度理论,构建双系统发展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对研究区2000—2014年脆弱生态环境与贫困评价得分、两者耦合协调度及时空分异进行测度和分析。结果表明:从时序角度看,甘肃省脆弱生态环境和贫困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状态,受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呈现低水平耦合协调、耦合协调度增长、高水平耦合协调生态环境滞后3个不同阶段;从空间分异角度看,甘肃省脆弱生态环境和贫困耦合协调度由东南向西北递增,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不均衡,脆弱生态环境与贫困共生共存,需充分重视和保护贫困地区生态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6431 / 643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秦巴特困连片区生态资产与经济贫困的耦合关系 [J].
曹诗颂 ;
赵文吉 ;
段福洲 .
地理研究, 2015, 34 (07) :1295-1309
[2]   三峡库区生态脆弱性评价 [J].
马骏 ;
李昌晓 ;
魏虹 ;
马朋 ;
杨予静 ;
任庆水 ;
张雯 .
生态学报, 2015, 35 (21) :7117-7129
[3]   生态系统健康研究进展 [J].
刘焱序 ;
彭建 ;
汪安 ;
谢盼 ;
韩忆楠 .
生态学报, 2015, 35 (18) :5920-5930
[4]   生态脆弱区贫困与生态环境的博弈分析 [J].
祁新华 ;
叶士琳 ;
程煜 ;
林荣平 .
生态学报, 2013, 33 (19) :6411-6417
[5]   县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及其动态分析——以黄河三角洲垦利县为例 [J].
王瑞燕 ;
赵庚星 ;
周伟 ;
姜曙千 ;
秦元伟 .
生态学报, 2009, 29 (07) :3790-3799
[6]   生态脆弱性及其研究进展 [J].
徐广才 ;
康慕谊 ;
贺丽娜 ;
李亚飞 ;
陈雅如 .
生态学报, 2009, 29 (05) :2578-2588
[7]   西部脆弱环境分布与贫困关系的研究 [J].
程宝良 ;
高丽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9, 32 (02) :198-202
[8]   生态环境脆弱性动态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J].
蔡海生 ;
张学玲 ;
周丙娟 .
中国水土保持, 2009, (02) :18-22
[9]   中国典型生态脆弱带与贫困相关性分析 [J].
周毅 ;
李旋旗 ;
赵景柱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8, (03) :260-262
[10]   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评述 [J].
周嘉慧 ;
黄晓霞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8, (01) :55-5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