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据法40年

被引:10
作者
张保生 [1 ]
冯俊伟 [2 ]
朱盛文 [3 ]
机构
[1]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山东大学法学院
[3] 江西省科学院
关键词
证据法; 法庭科学; 中国政法大学; 证据学; 证据法学; 证据科学;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证据制度; 证据规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证据法律制度基本形成,证据法学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局面。通过对中国证据法40年发展历程的回顾,本文试图对各阶段发展的主要特征和问题作一个简要概括,并从其内在逻辑对中国证据法的发展轨迹和未来方向作一些初步描述。一、加强法制,证据法恢复重建(1978—1995)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50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93 条
[2]   事实、证据与事实认定 [J].
张保生 .
中国社会科学, 2017, (08) :110-130+206
[3]   刑事印证证明新探 [J].
龙宗智 .
法学研究, 2017, 39 (02) :149-167
[5]   “印证”证明模式反思与重塑:基于中国刑事错案的反思 [J].
左卫民 .
中国法学, 2016, (01) :162-176
[6]   事实认定“难题”与法官独立审判责任落实 [J].
佀化强 .
中国法学, 2015, (06) :282-300
[7]   证据制度的完善是实现审判中心的前提 [J].
张保生 .
法律适用, 2015, (12) :9-12
[8]   中国刑事印证理论批判 [J].
周洪波 .
法学研究, 2015, 37 (06) :136-155
[9]   排除合理怀疑及其中国适用 [J].
肖沛权 .
政法论坛, 2015, 33 (06) :51-64
[10]   证据科学的研究现状及未来走向 [J].
郑飞 .
环球法律评论, 2015, 37 (04) :14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