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及其以西地区扶杨油层油气运移特征

被引:36
作者
施立志
吴河勇
林铁锋
吴海波
王始波
王卓卓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大庆长垣地区; 扶杨油层; 油气运移; 古流体势; 平衡深度法; 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及其以西地区扶杨油层油气初次运移机理的分析表明,油气是在烃源层中超压的作用下沿着断层和裂缝运移到扶杨油层。根据约130口井声波测井资料,采用平衡深度法,恢复了青一段泥岩在最大埋深时期的过剩压力,探讨了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和方向。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恢复了扶杨油层从嫩江组沉积末到现今的古流体势,并以明水组沉积末期为例,对流体势分布特征及油气二次运移方向进行了分析。以古流体势的分布为主要依据,综合生烃和排烃、输导体展布及盖层、圈闭发育特点等因素,预测出了扶杨油层的有利含油气区带。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6+31 +3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松辽盆地齐家—古龙凹陷油气成藏期次研究 [J].
侯启军 ;
冯子辉 ;
邹玉良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4) :390-394
[2]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油气来源与运移研究 [J].
张维琴 ;
杨玉峰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5, (01) :17-19+22
[3]   松辽盆地齐家—古龙地区扶杨油层流体包裹体特征 [J].
侯启军 ;
蒙启安 ;
张革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4) :48-51
[4]   松辽盆地北部埋藏历史对大庆长垣油藏成藏的控制 [J].
辛仁臣 ;
蔡希源 .
地球科学, 2004, (04) :457-460+472
[5]   大庆长垣扶余杨大城子油层勘探潜力分析 [J].
林景晔 ;
张革 ;
杨庆杰 ;
郝爱宏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3, (03) :16-18+90
[6]   坳陷型湖盆层序地层特征与隐蔽油气藏勘探——以松辽盆地为例 [J].
袁选俊 ;
薛良清 ;
池英柳 ;
陈章明 ;
渠永宏 .
石油学报, 2003, (03) :11-15
[7]   古龙凹陷泥岩非构造裂缝的形成 [J].
丁文龙 ;
张博闻 ;
李泰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1) :50-54
[8]   松辽盆地西部扶杨油层成藏条件和勘探潜力 [J].
张革 ;
林景晔 ;
杨庆杰 ;
杨辉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2, (05) :5-7+66
[9]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构造演化 [J].
殷进垠 ;
刘和甫 ;
迟海江 .
石油学报, 2002, (02) :26-29+5
[10]  
石油与天然气运移[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李明诚编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