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极大似然法分析野败型杂交籼稻恢复基因的遗传

被引:7
作者
何光华
朱云发
裴炎
杨光伟
谢戎
杨正林
李永洪
机构
[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中国沪州
[2] 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中国重庆
关键词
野败型杂交水稻; 恢复基因; 极大似然法; EM算法;
D O I
10.16213/j.cnki.scjas.2000.02.004
中图分类号
Q943 [植物细胞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利用极大似然法和EM算法对野败型杂交籼稻恢复性的主基因进行了探 测。结果表明,恢复性由两对主基因控制,两对恢复基因间表现显性上位性互作, 两对基因的作用存在强弱之分,强恢复基因的加性效应是弱基因的2倍。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野败型杂交水稻恢复基因的遗传机理研究进展 [J].
何光华 ;
裴炎 ;
杨光伟 .
西南农业学报, 1998, (04) :111-118
[2]   明恢63对野败胞质不育性恢复的遗传分析 [J].
杨跃华 ;
裴炎 ;
何光华 ;
杨光伟 ;
谢戎 ;
侯磊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2) :19-21
[3]   两个位点主基因控制的质量──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J].
戴君惕 .
生物数学学报, 1997, (03) :238-242
[4]   质量—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Ⅳ.极大似然法的应用 [J].
姜长鉴 ;
莫惠栋 .
作物学报, 1995, (06) :641-648
[5]   一个恢复力受单基因控制的水稻CMS育性回复突变体 [J].
沈毓渭,蔡其华,高明尉 .
遗传学报, 1995, (06) :437-444
[6]   野败型杂交水稻不育性及恢复性的遗传研究附视频 [J].
杨华德 ;
陈芳远 .
广西农学院学报, 1990, (02) :61-69
[7]   水稻品种育性恢复基因的分析 [J].
章旺根 ;
申宗坦 .
作物学报, 1987, (02) :97-101
[8]   水稻质核互作孢子体雄性不育性的基因分析 [J].
张桂权 ;
卢永根 .
作物学报, 1987, (01) :23-28
[9]   野败型杂交籼稻恢复基因的遗传研究 [J].
傅强 .
福建农学院学报, 1985, (03) :194-202
[10]   野败型杂交籼稻的育性基因分析 [J].
周天理 ;
沈锦骅 ;
叶复初 .
作物学报, 1983, (04) :24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