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古构造演化及其对奥陶系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

被引:71
作者
丁文龙 [1 ,2 ,3 ]
漆立新 [4 ]
云露 [4 ]
余腾孝 [4 ]
吴礼明 [1 ,2 ,3 ]
曹自成 [4 ]
游声刚 [1 ,2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2] 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
[3] 页岩气勘查与评价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
[4]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巴楚-麦盖提地区; 和田古隆起; 古构造演化; 奥陶系; 岩溶储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依据2D和3D地震资料解释及钻井分层数据得到的不同时代地层的残余厚度图和现今埋深图,在对主要构造不整合面剥蚀量恢复和去压实校正的基础上,采用古构造、古地貌恢复方法,利用盆地模拟软件(PetroMod10)计算了不同地层的在不同构造时期的古埋深和古厚度,系统深入研究了巴楚-麦盖提地区古构造演化历史,阐明了巴楚隆起与和田古隆起构造演化关系及迁移规律,结合奥陶系岩溶储层发育特征,探讨了古隆起演化与岩溶储层发育之间关系,建立了岩溶储层发育的构造演化模式,预测了奥陶系有利岩溶储层分布地区。结果表明:巴楚-麦盖提地区古构造演化经历了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燕山期和喜山期等4个构造旋回阶段;不同时期古构造面貌受控于不同构造期的区域构造应力场变化,巴楚隆起是海西早期开始发育,显现出隆起的雏形,到喜山中期开始大幅度隆升,并最终定型。构造演化经历了二个阶段,即海西运动的隆起形成和喜山运动强烈隆升改造阶段,隆起位置迁移不明显,主要表现在隆起规模上的变化。而和田古隆起则是在加里东期-海西期发育的一个大型古隆起,现今呈现为一个向南倾斜的大型麦盖提斜坡带;构造演化经历了早加里东运动雏形形成、加里东中期-海西早期运动持续隆升、海西运动中晚期的沉降埋藏、印支-喜马拉雅运动期的掀斜消失等四个阶段,且古隆起位置在平面上发生了明显逆时针方向的迁移。受和田古隆起构造演化的控制,奥陶系发育了加里东中期、晚期和海西早期等三期风化壳岩溶,其中以海西早期岩溶最发育;玉北地区遭受了三期构造抬升剥蚀,为三期岩溶的叠置区,是巴楚-麦盖提地区岩溶储层发育的最有利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2542 / 2556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塔里木盆地海相石油的真实勘探潜力 [J].
朱光有 ;
杨海军 ;
苏劲 ;
何坤 ;
韩剑发 ;
顾礼敬 ;
朱永峰 ;
张保涛 .
岩石学报, 2012, 28 (04) :1333-1347
[2]   中国海相油气地质理论新进展 [J].
朱光有 ;
杨海军 ;
苏劲 ;
韩剑发 ;
朱永峰 ;
王宇 ;
顾礼敬 ;
刘星旺 .
岩石学报, 2012, 28 (03) :722-738
[3]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碳酸盐岩油气地质特征与富集成藏研究 [J].
朱光有 ;
杨海军 ;
朱永峰 ;
顾礼敬 ;
卢玉红 ;
苏劲 ;
张宝收 ;
范秋海 .
岩石学报, 2011, 27 (03) :827-844
[4]   中国中西部地区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类型与成藏模式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张斌 ;
苏劲 ;
杨德彬 .
石油学报, 2010, 31 (06) :871-878
[5]   中国深层油气成藏条件与勘探潜力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石油学报, 2009, 30 (06) :793-802
[6]   塔里木盆地北部深层风化壳储层的形成与分布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王欢欢 ;
杨海军 ;
孟书翠 ;
顾乔元 ;
张斌 ;
苏劲 .
岩石学报, 2009, 25 (10) :2384-2398
[7]   松辽盆地朝长地区扶余油层的构造演化 [J].
陈昭年 ;
王小敏 ;
陈珊 ;
沈旭友 .
现代地质, 2008, (04) :512-519
[8]   黄骅坳陷中区中生代构造演化 [J].
楼达 ;
李三忠 ;
金宠 ;
周永刚 ;
刘博 ;
许淑梅 ;
戴黎明 ;
周立宏 ;
高振平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8, (03) :43-53
[9]   塔里木盆地克拉通内古隆起的成因机制与构造类型 [J].
何登发 ;
周新源 ;
杨海军 ;
管树巍 ;
张朝军 .
地学前缘, 2008, (02) :207-221
[10]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构造格架及形成演化 [J].
丁文龙 ;
林畅松 ;
漆立新 ;
黄太柱 ;
余腾孝 .
地学前缘, 2008, (02) :24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