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莱盆地白垩纪构造应力场与转换机制

被引:43
作者
任凤楼 [1 ]
张岳桥 [2 ]
邱连贵 [1 ]
柳忠泉 [1 ]
王大华 [1 ]
机构
[1]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
胶莱盆地; 构造应力场; 裂谷; 走滑;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07.02.004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通过对胶莱盆地断层滑动矢量的收集与测量,利用计算机程序反演了盆地白垩纪的古构造应力场演化历史,并据此将盆地的发育划分为三个伸展阶段和三个挤压反转阶段,分别为早白垩世早-中期莱阳期伸展,与造山期后应力松弛重力坍塌有关;早白垩世中-晚期青山期伸展,受早白垩纪早期以后广泛的岩石圈减薄、大陆裂陷制约;晚白垩世王氏期伸展,与郯庐断裂及牟平-即墨断裂右旋走滑有关。三期伸展之间存在构造挤压反转,最后阐明各期盆地发育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6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华北东部盆山耦合与内生成矿作用 [J].
牛树银 ;
邵济安 ;
孙爱群 ;
侯泉林 ;
王宝德 ;
胡华斌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6, (03) :331-342
[2]   鲁西地块中生代构造格局及其形成背景 [J].
李三忠 ;
王金铎 ;
刘建忠 ;
于建国 ;
吕海青 ;
侯方辉 .
地质学报, 2005, (04) :487-497
[3]   燕山造山带燕山期构造叠加及其大地构造背景 [J].
邓晋福 ;
赵国春 ;
苏尚国 ;
刘翠 ;
陈亦寒 ;
李芳凝 ;
赵兴国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5, (02) :157-165
[4]   华北地区晚中生代镁铁质岩浆作用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J].
范蔚茗 ;
郭锋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5, (01) :44-55
[5]   中国东部及邻区早白垩世裂陷盆地构造演化阶段 [J].
张岳桥 ;
赵越 ;
董树文 ;
杨农 .
地学前缘, 2004, (03) :123-133
[6]   胶莱盆地莱阳期原型盆地的沉积格局及有利油气勘探区选择 [J].
吴智平 ;
李凌 ;
李伟 ;
周瑶琪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4, (03) :330-337
[7]   郯庐断裂带同造山走滑运动的Ar/Ar年代学证据 [J].
朱光 ;
刘国生 ;
W.J.Dunlap ;
C.Teyssier ;
王勇生 ;
牛漫兰 .
科学通报, 2004, (02) :190-198
[8]   胶莱盆地莱阳凹陷构造特征及演化 [J].
翟慎德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3, (02) :137-142
[9]   胶南-威海造山带研究进展及重要地质问题讨论 [J].
王来明 ;
宋明春 ;
王沛成 .
山东地质, 2002, (Z1) :78-83
[10]   胶莱盆地的盆地样式及构造演化 [J].
廖远涛 .
新疆石油地质, 2002, (04) :345-347+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