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菜低盐腌制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分析

被引:24
作者
翁佩芳
陈希
沈锡权
吴祖芳
任静
机构
[1] 不详
[2] 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关键词
榨菜; 腌制; 低盐浓度; 16S rDNA克隆文库; 优势种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55.5 [蔬菜加工食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揭示在低盐浓度条件下榨菜不同盐度腌制体系细菌种群分布及优势菌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确定微生物类型与榨菜腌制质量品质之间的相关性提供微生物学基础。【方法】采用16S rDNA基因克隆文库及克隆子分析方法,对5%和7%盐度条件下榨菜腌制体系的微生物多样性、优势种群及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5%盐度腌制体系的中前期优势种群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和魏斯氏菌属(Weissella);7%盐度腌制体系的中前期优势乳酸菌为希腊魏斯氏菌(Weissella hellenica);腌制后期,起主导作用的种群均变成了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在5%盐度腌制条件下pH下降较快,在第10天最低达3.79;而7%盐度条件下,pH变化相对较慢在第20天达最低为4.49,相对应其乳酸菌数量前者生长较快,在第10天达到3.22×108CFU/mL,而在7%盐度条件下乳酸菌数量减少相差近100倍;经腌制3个月的半成品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分别在320 mg.kg-1和2.9 mg.kg-1。【结论】采用16S rDNA克隆文库法可检测榨菜低盐腌制过程微生物多样性。低盐条件下腌制pH始终呈下降趋势最后稳定在3.9-4.0;5%盐度腌制较适合乳酸菌的生长,其早期优势菌主要有乳杆菌属、明串珠菌属和魏斯氏菌属;7%盐度时腌制前期优势菌种为希腊魏斯氏菌;最后起主导作用的种群均为植物乳杆菌。低盐腌制后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显著低于传统高盐腌制工艺,其它无显著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338 / 34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SSCP方法的条件优化与榨菜低盐腌制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J].
翁佩芳 ;
吴祖芳 ;
龚业 ;
张锐 ;
沈锡权 .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1, (02) :261-266
[2]   基于16S rRNA基因的7种乳酸杆菌的分子系统发生 [J].
肖作为 ;
张红刚 ;
杨岩涛 ;
鲁曼霞 ;
杨崧 .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37 (04) :198-200
[3]   低盐腌制榨菜保脆工艺的优化研究 [J].
吴祖芳 ;
刘玲 ;
翁佩芳 .
食品工业科技, 2009, 30 (11) :205-207
[4]   微生物发酵对蔬菜腌制品品质的影响 [J].
陈飞平 .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9, (09) :28-30
[5]   PCR-SSCP技术在微生物群落多态性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J].
王岩 ;
沈锡权 ;
吴祖芳 ;
翁佩芳 .
生物技术, 2009, 19 (03) :84-87
[6]   传统分离培养结合DGGE法检测榨菜腌制过程的细菌多样性 [J].
李正国 ;
付晓红 ;
邓伟 ;
杨迎伍 ;
崔英双 ;
赵平 .
微生物学通报, 2009, 36 (03) :371-376
[7]   基于16S rDNA的系统发育分析在微生物进化关系中的应用 [J].
刘琳 ;
刘洋 ;
刘红娟 .
生物学通报, 2008, 43 (11) :4-6
[8]   传统榨菜腌制加工应用乳酸菌技术的研究 [J].
吴祖芳 ;
刘璞 ;
翁佩芳 .
食品工业科技, 2008, (02) :101-103
[9]   分子标记技术用于乳酸菌分类鉴定研究进展 [J].
孙志宏 ;
孟和 ;
孙天松 ;
包秋华 ;
张和平 .
中国乳品工业, 2006, (05) :35-38
[10]   榨菜加工中乳酸菌技术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J].
吴祖芳 ;
刘璞 ;
翁佩芳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08) :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