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译者主体性之构成

被引:14
作者
冯文坤
何颖
机构
[1]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外语学院
关键词
翻译; 译者主体性; 多元互动; 构成;
D O I
10.13852/j.cnki.jshnu.2004.05.011
中图分类号
H059 [翻译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由"它是"(作者、原文)到"我是"(译者、读者)的转换,译者主体性不再是依附性的,而是以"我是"为缘起之主体构成,是多元合一的互动与被动的统一。本文拟在主体间性与文本间性的相关话语下指出:译者之主体性只能是构成性的,是不断生成与"延异"着的。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1]   交互主体性VS主体性:全球化语境下的译本整合形态 [J].
杨柳 .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09) :39-43
[12]  
小逻辑[M]. 商务印书馆[德]黑格尔(G·W·F·Hegel) 著, 1980
[13]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 [J].
查明建 ;
田雨 .
中国翻译, 2003, (01) :21-26
[14]   “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 [J].
许钧 .
中国翻译, 2003, (01) :8-13
[15]   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 [J].
谢天振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2, (01) :32-39+82
[16]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J].
袁莉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03) :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