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地质特征与成藏模式研究

被引:26
作者
张道锋 [1 ]
刘新社 [1 ,2 ]
高星 [1 ]
崔子岳 [1 ]
闫小雄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
[2]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 奥陶系; 海相碳酸盐岩; 海相烃源岩; 岩溶缝洞体储层; 白云岩储层; 礁滩体储层; 成藏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余探1井在奥陶系克里摩里组缝洞体储层中获3.46×10~4 m3/d天然气流,通过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和天然气碳同位素对比分析,发现属于原生油型气,对重新认识盆地西部海相碳酸盐岩勘探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质意义。通过对该区奥陶系古地理演化、海相烃源岩特征、储层类型及成藏模式等进行综合研究,研究表明:1盆地西部发育上、下古生界2套有效的烃源岩,下古生界海相烃源岩具备较好的生烃能力;2研究区内发育岩溶缝洞型、白云岩型、礁滩型等3种类型的储集体,储集性能较好,其中岩溶缝洞型储层和白云岩型储层分布范围广、规模较大;3盆地西部奥陶系发育上生下储和自生自储2套有效成藏组合,在西缘冲断带和天环坳陷西翼,以奥陶系内幕气藏为主,即自生自储的成藏组合,天环坳陷东翼以上生下储成藏组合为主,岩溶缝洞体气藏和白云岩气藏是下一步有利的勘探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10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奥陶系古油藏油源对比与靖边气田气源 [J].
张春林 ;
庞雄奇 ;
田世澄 ;
张福东 ;
刘锐娥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4, 25 (08) :1242-1251
[2]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成藏特征与模式 [J].
郭彦如 ;
付金华 ;
魏新善 ;
徐旺林 ;
孙六一 ;
刘俊榜 ;
赵振宇 ;
张月巧 ;
高建荣 ;
张延玲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4, 41 (04) :393-403
[3]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纪生物礁基本特征、分布规律及成礁模式 [J].
赵俊兴 ;
李凤杰 ;
朱广社 ;
苏中堂 ;
邹敏 ;
王玉萍 ;
周俊烈 .
岩石学报, 2014, 30 (03) :747-756
[4]   鄂尔多斯西部地区中—晚奥陶世克里摩里期—乌拉力克期岩相古地理 [J].
马占荣 ;
白海峰 ;
刘宝宪 ;
王红伟 ;
陈调胜 .
古地理学报, 2013, 15 (06) :751-764
[5]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勘探进展 [J].
杨华 ;
刘新社 ;
张道锋 .
天然气工业, 2013, 33 (05) :1-12
[6]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纪生物礁及其储集性能 [J].
周俊烈 ;
陈洪德 ;
赵俊兴 ;
苏中堂 ;
张成弓 ;
王玉萍 ;
郝哲敏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0 (02) :193-199
[7]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体类型及特征 [J].
付金华 ;
白海峰 ;
孙六一 ;
马占荣 .
石油学报, 2012, 33(S2) (S2) :110-117
[8]   鄂尔多斯地区西部和南部奥陶纪海槽边缘沉积特征与天然气成藏潜力分析 [J].
杨华 ;
付金华 ;
包洪平 .
海相油气地质, 2010, 15 (02) :1-13
[9]   海相烃源岩发育环境与岩石的沉积序列——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J].
许化政 ;
王传刚 .
石油学报, 2010, 31 (01) :25-30
[10]   鄂尔多斯盆地祁连海域奥陶纪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J].
韩品龙 ;
张月巧 ;
冯乔 ;
高建荣 ;
张曼莎 ;
王红艳 .
现代地质, 2009, 23 (05) :822-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