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储层含气性特征及其地质动力学控制因素

被引:19
作者
王国玲
秦勇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煤储层; 含气性; 控气因素; 耦合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0.1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煤层含气性是煤层气成藏的一个基本要素,是煤层气勘探开发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煤层气的富集是生成、储集、封盖保存等方面条件及其动态发展过程的有力配置,是各种地质动力学条件耦合作用的结果。在阐述我国煤储层含气性区域分布规律的基础上,从热动力条件、构造动力条件、沉积动力条件及地下水动力条件4个方面总结了前人关于地质动力学条件控气作用的研究成果,认为目前研究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片面性、单一性等问题,指出全面耦合分析动力学条件是煤层气成藏作用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0 条
[1]   华北地台东部石炭系—二叠系优质煤储层形成分布控制因素 [J].
金振奎 ;
苏妮娜 ;
王春生 .
地质学报, 2008, (10) :1323-1329
[2]   沁水盆地煤层气构造动力条件耦合控藏效应 [J].
秦勇 ;
姜波 ;
王继尧 ;
吴财芳 ;
傅雪海 ;
韦重韬 ;
侯泉林 ;
琚宜文 .
地质学报, 2008, (10) :1355-1362
[3]   高、低煤阶煤层气藏地质特征及控气作用差异性研究 [J].
王勃 ;
巢海燕 ;
郑贵强 ;
李景明 ;
郭志斌 ;
王红岩 ;
刘洪林 ;
李贵中 .
地质学报, 2008, (10) :1396-1401
[4]   封闭层对煤层气含量控制作用研究 [J].
李金海 ;
苏现波 ;
宋金星 ;
徐永红 .
中国煤层气, 2008, (02) :28-31
[5]   论多层叠置独立含煤层气系统——以贵州织金—纳雍煤田水公河向斜为例 [J].
秦勇 ;
熊孟辉 ;
易同生 ;
杨兆彪 ;
吴财芳 .
地质论评, 2008, (01) :65-70
[6]   我国高低煤阶煤层气成藏的差异性 [J].
赵群 ;
王红岩 ;
李景明 ;
宋岩 ;
刘洪林 ;
李贵中 ;
王勃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1) :129-133
[7]   流动的地下水对煤层含气性的破坏机理 [J].
秦胜飞 ;
宋岩 ;
唐修义 ;
傅国友 .
科学通报, 2005, (S1) :99-104
[8]   国外煤层气成因与储层物性研究进展与分析 [J].
秦勇 .
地学前缘, 2005, (03) :289-298
[9]   煤层气成藏的构造应力场研究 [J].
姜波 ;
秦勇 ;
琚宜文 ;
王继尧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5, (05) :564-569
[10]   水动力条件对煤层气含量的影响——煤层气滞留水控气论 [J].
秦胜飞 ;
宋岩 ;
唐修义 ;
洪峰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2) :14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