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甘薯淀粉加工工艺现状分析及其建议

被引:7
作者
孙艳丽 [1 ]
李庆鹏 [1 ]
孙君茂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关键词
鲜甘薯; 加工工艺; 现状分析; 建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35.2 [薯类淀粉];
学科分类号
083202 ;
摘要
甘薯是我国四大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约占全世界总产量的80%。鲜甘薯淀粉加工在我国有悠久历史,就加工工艺而言主要可分为传统的酸浆法和现代机械加工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淀粉加工工艺的研究现状和企业的生产现状,立足甘薯原料的综合利用价值,针对目前淀粉加工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甘薯渣中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工艺研究 [J].
张赟彬 ;
缪存铅 .
粮油加工, 2007, (09) :115-118
[2]   甘薯淀粉废水发酵生产微生物油脂的研究 [J].
杜娟 ;
王宏勋 ;
金红林 ;
颜克亮 ;
张晓昱 .
生物加工过程, 2007, (01) :33-36
[3]   采用无机陶瓷膜超滤甘薯淀粉生产废液中的糖蛋白的工艺研究 [J].
程坷伟 ;
许时婴 ;
王璋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4, (12) :88-91
[4]   河北省甘薯发展优势及产业化对策 [J].
张松树 ;
刘兰服 .
河北农业科学, 2004, (01) :86-88
[5]   甘薯淀粉生产的废液中提取糖蛋白的超滤工艺研究 [J].
程坷伟 ;
许时婴 ;
王璋 .
食品工业科技, 2003, (10) :109-111
[6]   精制甘薯淀粉的生产技术 [J].
罗志刚 ;
杨连生 ;
高群玉 .
食品工业, 2003, (03) :15-17
[7]   隔氧法制取精白甘薯淀粉 [J].
陈远洪 .
中国农技推广, 2002, (06) :50-51
[8]   甘薯加工过程酶促褐变及控制研究 [J].
姜绍通 ;
罗志刚 ;
郑志 ;
潘丽军 .
农业工程学报, 2001, (02) :136-139
[9]   甘薯淀粉脱色技术的研究 [J].
吴立根 ;
王岸娜 ;
连东军 .
华北农学报, 2000, (01) :142-144
[10]   甘薯淀粉渣酵母饲料的研究 [J].
曾正清 ;
周克勇 .
饲料工业, 1999, (11) :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