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 条
塔河油田岩溶型碳酸盐岩缝洞结构研究
被引:56
作者:

金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岩溶作用分带;
缝洞结构;
成因模式;
塔河油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塔北隆起奥陶系碳酸盐岩经过上亿年的岩溶作用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溶洞和裂缝,成为复杂的储集体,位于该隆起中心部位的塔河油田就是在这样的储集体内发现了上十亿吨的石油储量。针对缝洞成因及其空间展布问题,通过对现代岩溶和古岩溶的地质考察,精细分析研究区地质、测井和地震等资料,提出表层岩溶带、渗流岩溶带和径流岩溶带划分方案,并且定义出每个岩溶带缝洞成因类型及其发育特征,建立缝洞结构模式;同时分析不同岩溶带缝洞充填物性质,为岩溶型碳酸盐岩储集空间描述和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开发理论及方法
[J].
李阳
.
石油学报,
2013, 34 (01)
:115-121

李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
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储层小型缝洞及其充填物测井识别
[J].
田飞
;
金强
;
李阳
;
张宏方
;
张文博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2, 33 (06)
:900-908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金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李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张宏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3]
塔北奥陶系露头古溶洞充填特征及其油气储层意义
[J].
张文博
;
金强
;
徐守余
;
田飞
;
崔健健
.
特种油气藏,
2012, 19 (03)
:50-54+153

张文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

金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

徐守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

田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

崔健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
[4]
塔北哈拉哈塘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发育特征及主要岩溶期次
[J].
张学丰
;
李明
;
陈志勇
;
姜华
;
唐俊伟
;
刘波
;
高计县
;
赫云兰
.
岩石学报,
2012, 28 (03)
:815-826

张学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李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陈志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姜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唐俊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5]
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缝洞系统发育模式与分布规律
[J].
李阳
;
范智慧
.
石油学报,
2011, 32 (01)
:101-106

李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范智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6]
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奥陶系储层形成的控制因素与复合-联合成因机制
[J].
何治亮
;
彭守涛
;
张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 31 (06)
:743-752

何治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彭守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张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7]
塔河油田隐蔽油气藏岩溶型储层成因研究(英文)
[J].
张涛
;
闫相宾
.
Petroleum Science,
2004, (02)
:99-104

张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北京,中国北京

闫相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北京,中国北京
[8]
潜山型碳酸盐岩储集空间成因模式
[J].
金强
;
王端平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3, (05)
:12-15+6

金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

王端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
[9]
古洞穴型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研究——以塔河油田奥陶系古洞穴为例
[J].
肖玉茹
;
何峰煜
;
孙义梅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1)
:75-80+86

肖玉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何峰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孙义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10]
塔河油田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张抗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9, (02)
:24-28+36

张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新星石油公司规划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