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宝山一带海西晚期强过铝花岗岩地质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

被引:23
作者
高阳
张招崇
杨铁铮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花岗岩; 岩石成因; 海西晚期; 黑龙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黑龙江宝山地区在构造上位于兴蒙造山带东部的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之间的伊春-延寿花岗岩带北段,区内分布大面积的古生代-中生代花岗岩。其中海西晚期花岗岩,岩性主要为碱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等,锆石U-Pb法LA-ICPMS测年结果为252.6±3Ma。其主量元素表现出富Si、略富Al、富碱质和低Mg、低Ca的特点;微量元素表现出富集Rb、Nd、K、Pb、U和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的特点,并且Sr、Ba呈明显的负异常;稀土元素具有明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的特征,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较高。岩石总体上属于高钾钙碱性花岗岩,是岩浆经历了高度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矿物化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特征类似于S型花岗岩,源岩物质来自于地壳。
引用
收藏
页码:433 / 449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中国花岗岩概述 [J].
洪大卫 ;
王涛 ;
童英 .
地质论评, 2007, (S1) :9-16
[2]   后碰撞花岗岩类的多样性及其构造环境判别的复杂性 [J].
韩宝福 .
地学前缘, 2007, (03) :64-72
[3]   伊春地区晚印支期I型花岗岩带特征及其构造背景 [J].
刘宝山 ;
任凤和 ;
李仰春 ;
赵焕力 .
地质与勘探, 2007, (01) :74-78
[4]   伊春前进地区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矿的制约 [J].
唐文龙 ;
杨言辰 ;
李骞 ;
毛向军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7, (01) :41-47
[5]   吉林中部晚三叠世和早侏罗世两期铝质A型花岗岩的厘定及对吉黑东部构造格局的制约 [J].
孙德有 ;
吴福元 ;
高山 ;
路孝平 .
地学前缘, 2005, (02) :263-275
[6]   锆石成因矿物学研究及其对U-Pb年龄解释的制约 [J].
吴元保 ;
郑永飞 .
科学通报, 2004, (16) :1589-1604
[7]   小兴安岭东部清水岩体的锆石激光探针U-Pb年龄测定 [J].
孙德有 ;
吴福元 ;
高山 .
地球学报, 2004, (02) :213-218
[8]   从中亚正εNd值花岗岩看超大陆演化和大陆地壳生长的关系 [J].
洪大卫 ;
王式洸 ;
谢锡林 ;
张季生 ;
王涛 .
地质学报, 2003, (02) :203-209
[9]   20世纪90年代国外花岗岩类研究的某些重大进展 [J].
涂绍雄 ;
汪雄武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2, (02) :107-118+130
[10]   小兴安岭西北部造山后A型花岗岩的时代及与索伦山-贺根山-扎赉特碰撞拼合带东延的关系 [J].
孙德有 ;
吴福元 ;
李惠民 ;
林强 .
科学通报, 2000, (20) :2217-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