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海域新生代断裂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

被引:76
作者
余一欣 [1 ,2 ]
周心怀 [3 ]
徐长贵 [3 ]
吕丁友 [3 ]
魏刚 [3 ]
王桂华 [4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3]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4]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长庆事业部解释中心
关键词
形成机制; 伸展断裂; 走滑断裂; 新生代; 渤海海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断裂是渤海海域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之一,利用地震剖面解释和构造编图成果,对渤海海域新生代断裂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渤海海域主要发育伸展断裂和走滑断裂,局部地区发育反转断裂。在平面上主要呈NE,NW和近EW向展布,其中NE向断裂多属于郯庐走滑断裂带的组成部分,在剖面上表现出花状构造特征。NW向断裂主要与张家口-蓬莱走滑断裂带有关,并与NE向断裂发生了相互剪切作用,共同构成了渤海地区新构造期的共轭剪切破裂系统。近EW向断裂可分为两类:大型近EW向断裂带多构成南部地区凸起和凹陷的分界断裂,经历了早期伸展和晚期走滑作用的叠加,在剖面上多表现为铲式主干正断层和浅层走滑分支断层相组合的似花状特征;浅层密集发育的小型近EW向断裂多是受郯庐断裂带走滑作用影响而形成的派生断裂。
引用
收藏
页码:273 / 27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渤海海域郯庐断裂带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J].
万桂梅 ;
周东红 ;
汤良杰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4) :450-454+461
[2]   郯庐断裂带渤中-渤南段新构造运动期断层活动与油气运聚 [J].
姜丽娜 ;
邹华耀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4) :462-468+482
[3]   环渤中地区新构造运动期断裂活动与油气成藏关系 [J].
周心怀 ;
牛成民 ;
滕长宇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4) :469-475+482
[4]   郯庐断裂带辽东湾段新生代右旋走滑变形及其模拟实验 [J].
杨桥 ;
魏刚 ;
马宝军 ;
漆家福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4) :483-489+496
[5]   渤海海域黄河口凹陷走滑转换带对油气聚集的控制 [J].
朱秀香 ;
吕修祥 ;
王德英 ;
张杰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4) :476-482
[6]   渤海湾地区X型正断层及油气意义 [J].
余一欣 ;
周心怀 ;
汤良杰 ;
魏刚 ;
吕丁友 ;
彭文绪 ;
黄继新 .
地质学报, 2009, 83 (08) :1083-1088
[7]   渤海海域辽东湾坳陷正断层联接及其转换带特征 [J].
余一欣 ;
周心怀 ;
汤良杰 ;
魏刚 ;
王应斌 ;
吕丁友 .
地质论评, 2009, 55 (01) :79-84
[8]   渤海辽东湾海域JZ25-1S转换带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J].
周心怀 ;
余一欣 ;
魏刚 ;
汤良杰 ;
王应斌 .
石油学报, 2008, (06) :837-840
[9]   渤海湾地区构造变换带及油气意义 [J].
余一欣 ;
周心怀 ;
魏刚 ;
汤良杰 ;
徐长贵 .
古地理学报, 2008, (05) :555-560
[10]  
渤海海域新生代盆地中的郯庐断裂带构造[J]. 漆家福,邓荣敬,周心怀,张克鑫.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