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北缘牛首山—罗山断裂带新生代构造变形与演化

被引:29
作者
陈虹 [1 ,2 ]
胡健民 [1 ,2 ]
公王斌 [1 ,2 ]
李利波 [3 ,1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2] 国土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点实验室
[3]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牛首山—罗山断裂带; 新生代变形; 构造应力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牛首山—罗山断裂带分隔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和鄂尔多斯地块两大构造单元,是青藏高原东北缘最外缘的一条断裂带。通过断裂带内详细的构造变形测量,结合区域构造分析与筛分,获得新生代4期构造应力场。通过年代学的初步研究,提出牛首山—罗山断裂带新生代构造演化序列,即:始新世末—渐新世近N-S向挤压逆冲变形、中新世晚期—上新世NW SE向挤压与左行走滑活动、上新世末—中更新世NNE SSW向挤压与右行走滑活动、晚更新世以来近E-W向挤压与伸展构造。其中强烈的构造变形起始于中新世晚期,表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边界扩展在中新世晚期已经到达该断裂带。研究结果表明,牛首山—罗山断裂带在不同阶段的构造演化过程与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及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密切相关,同时记录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向外侧扩展和鄂尔多斯地块新生代构造转换的构造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35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 [1] 青藏高原东北缘海原断裂带新生代构造演化
    施炜
    刘源
    刘洋
    陈鹏
    陈龙
    岑敏
    黄兴富
    李恒强
    [J]. 地学前缘, 2013, 20 (04) : 1 - 17
  • [2] 青藏高原东北缘牛首山地区新构造运动及黄河演化
    梁浩
    张珂
    傅建利
    李庶波
    陈俊
    路凯
    [J]. 地学前缘, 2013, 20 (04) : 182 - 189
  • [3] 贺兰山晚新生代隆升的剥露特征及其隆升模式
    刘建辉
    张培震
    郑德文
    万景林
    王伟涛
    杜鹏
    雷启云
    [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0, 40 (01) : 50 - 60
  • [5] 青藏高原东北缘六盘山地区新生代构造旋转及其意义
    刘永前
    方小敏
    宋春晖
    李立立
    程彧
    [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9, 33 (02) : 189 - 198
  • [6] 新近纪鄂尔多斯盆地东西部的构造反转及其意义
    赵红格
    刘池洋
    翁望飞
    桂小军
    岳乐平
    王建强
    梁美艳
    [J]. 石油学报, 2007, (06) : 6 - 11
  • [7]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中生代构造事件的裂变径迹年龄记录[J]. 陈刚,孙建博,周立发,章辉若,李向平,李向东.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S1)
  • [8] 贺兰山隆升时限及其演化[J]. 赵红格,刘池洋,王锋,王建强,李琼,姚亚明.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S1)
  • [9] 宁夏中南部中新世构造活动的地质证据及其意义
    张进
    马宗晋
    肖文霞
    任文军
    [J]. 地质学报, 2006, (11) : 1650 - 1659+1788
  • [10] 六盘山盆地形成和改造历史及构造应力场演化
    施炜
    张岳桥
    马寅生
    刘刚
    武丽
    [J]. 中国地质, 2006, (05) : 1066 - 1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