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影响

被引:68
作者
樊改霞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建构主义; 知识; 活动; 学习;
D O I
10.16783/j.cnki.nwnus.2022.03.010
中图分类号
G40-06 [教育学派];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传播,逐渐成为影响中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西方教育思潮之一。在纵向的历史发展中,近40年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我国历经了80年代的初步介绍阶段、90年代的快速发展阶段与新世纪以来的深入讨论阶段;其影响力进入到我国道德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语言教育以及其他学科教育等领域,尤其是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结合,对我国基础教育实践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横向的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中,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使用“知识”“活动”以及“学习”等概念带动了建构主义的认识论、教育观以及学习观在中国的传播发展。研究者对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教育教学理论,而且推动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实践。同时,作为一种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建构主义带来教育领域中知识客观性的消失,将知识化约为意见;而协商性的知识观将知识化约为立场、利益和特定群体的偏好,使教育活动陷入权力和利益的博弈风险之中。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新型建构主义理论——中国学者对西方建构主义的批判吸收与创新发展 [J].
何克抗 .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21, 4 (01) :14-29
[2]   重识与重估:皮亚杰发生建构论及其视野中的学习理论 [J].
白倩 ;
冯友梅 ;
沈书生 ;
李艺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 (03) :106-116
[3]   百年回望:布鲁纳对皮亚杰与维果茨基的评价——《赞颂分歧:皮亚杰与维果茨基》解读 [J].
方明生 ;
李筱雨 .
全球教育展望, 2014, (10) :11-20+37
[4]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期望课程与实施课程——以两岸三地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为例 [J].
丁锐 ;
黄毅英 ;
林智中 ;
马云鹏 .
教育科学研究, 2011, (06) :56-61
[5]   建构主义教育思潮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度影响 [J].
张桂春 .
教育科学, 2010, 26 (06) :15-18
[6]   活动理论的发展脉络与应用探析 [J].
吕巾娇 ;
刘美凤 ;
史力范 .
现代教育技术, 2007, (01) :8-14
[7]   知识建构与教学创新——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及其启示 [J].
钟启泉 .
全球教育展望, 2006, 35 (08) :12-18
[8]   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 [J].
刘儒德 .
人民教育, 2005, (17) :9-11
[9]   教学活动理论的考察 [J].
钟启泉 .
教育研究, 2005, (05) :36-42+49
[10]   从活动理论看学校学习 [J].
郑太年 .
开放教育研究, 2005, (01) :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