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地区延长组长10油层组成藏特征

被引:25
作者
李士祥 [1 ,2 ]
刘显阳 [1 ,2 ]
韩天佑 [1 ,2 ]
黄锦绣 [1 ,2 ]
焦军 [1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关键词
17α(H)-重排藿烷; 流体包裹体; 长10油层组; 成藏控制因素; 油-源对比; 陕北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地质与地球化学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长10原油、长7烃源岩和长9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并结合长10储层流体包裹体与长7烃源岩供烃层位储层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特征差异性分析,对长10油层组油源进行综合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沉积及储层特征,对长10油藏的控制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9烃源岩为长10油藏的主力烃源岩,长7烃源岩也有贡献,但作用有限。长10油藏的形成受源岩条件、沉积、成岩和微构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成藏条件较为复杂。长9烃源岩的范围及发育程度控制着长10油藏的分布,有利的沉积相带、成岩相带和长9暗色泥岩的过剩压力高值区,为油藏发育的有利目标区。长10油藏受构造和岩性的双重控制,主要发育构造-岩性油藏、砂岩上倾方向尖灭性油藏和上倾方向岩性致密遮挡油藏3种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698 / 70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子长地区延长组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油气成藏期次 [J].
梁宇 ;
任战利 ;
王彦龙 ;
史政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1, 32 (02) :182-191
[2]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中生界成藏系统 [J].
丁晓琪 ;
张哨楠 ;
谢世文 ;
易超 ;
熊迪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1, 32 (02) :157-164
[3]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流体动力作用下的石油运移与聚集特征 [J].
英亚歌 ;
王震亮 ;
范昌育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1, 32 (01) :118-123
[4]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8段低渗油藏成藏过程 [J].
罗晓容 ;
张刘平 ;
杨华 ;
付金华 ;
喻建 ;
杨飏 ;
武明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 31 (06) :770-778+837
[5]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不同烃源岩17α(H)-重排藿烷的分布及其地质意义 [J].
张文正 ;
杨华 ;
候林慧 ;
刘飞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10) :1438-1445
[6]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分析 [J].
王传远 ;
段毅 ;
车桂美 ;
翟瑞华 ;
郑朝阳 ;
吴保祥 ;
康晏 .
高校地质学报, 2009, 15 (03) :380-386
[7]   鄂尔多斯盆地长9油层组石油运聚规律研究 [J].
段毅 ;
于文修 ;
刘显阳 ;
郭正权 ;
吴保祥 ;
孙涛 ;
王传远 .
地质学报, 2009, 83 (06) :855-860
[8]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超低渗透储层致密史与油藏成藏史 [J].
邓秀芹 ;
刘新社 ;
李士祥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2) :156-161
[9]   鄂尔多斯盆地长湖相优质烃源岩成藏意义 [J].
张文正 ;
杨华 ;
李善鹏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05) :557-562+568
[10]   含油气盆地中流体包裹体类型及其地质意义 [J].
刘德汉 ;
肖贤明 ;
田辉 ;
卢家烂 ;
闵育顺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 29 (04) :49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