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豆资源遗传多样性及变异特点研究

被引:13
作者
刘萌娟 [1 ]
李鸣雷 [2 ]
赵惠贤 [3 ]
胡胜武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陕西大豆; 遗传多样性; 农艺性状; RAPD; 变异特点;
D O I
10.13430/j.cnki.jpgr.2010.03.007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42个PAPD引物对75份陕西大豆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扩增出310个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7.3个条带,多态性比率为96%;田间试验考察了13个农艺性状。陕西大豆的遗传多样性在秦岭南、北两个地区有所不同,秦岭北品种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的性状数目和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都大于秦岭南品种,RAPD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指数也是秦岭北品种大于秦岭南品种,但秦岭南品种RAPD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的个数大于秦岭北品种。聚类分析将参试大豆材料分为三大类,基本上反映了材料的地理来源。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两个主成分反映了10.95%的遗传变异,基于前两个主成分值的二维散点图可以将两个地区的材料基本区分开来。AMOVA分析显示,陕西大豆品种个体间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92.06%,地区间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7.94%,二者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陕西大豆资源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秦岭北品种遗传多样性较高,但秦岭南品种有着广泛的微小变异。
引用
收藏
页码:326 / 33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大豆抗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J].
王振东 ;
贾利 ;
孙仓 ;
田秀艳 ;
王惠 .
大豆科学, 2009, 28 (01) :26-30+35
[2]   山西省野生大豆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J].
王果 ;
胡正 ;
张保缺 ;
王成社 ;
张辉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07) :2182-2190
[3]   河南大豆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J].
周延清 ;
李敏 ;
贾敬芬 ;
苑保军 ;
耿臻 ;
卢龙斗 .
西北植物学报, 2006, (09) :1883-1887
[4]   华南沿海地区南方夏大豆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J].
朴日花 ;
刘章雄 ;
关荣霞 ;
常汝镇 ;
郝再彬 ;
邱丽娟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5, (04) :435-440
[5]   福建栽培大豆品种RAPD标记多样性分析 [J].
林国强 ;
朱海生 ;
黄科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5, (02) :130-134
[6]   栽培大豆起源与演化研究进展 [J].
赵团结 ;
盖钧镒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4, (07) :954-962
[7]   略论中国栽培大豆的起源 [J].
郭文韬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1) :60-69
[8]   黄淮夏大豆遗传多样性分析 [J].
崔艳华 ;
邱丽娟 ;
常汝镇 ;
吕文河 .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01) :15-22
[9]   中国大豆(Glycine max)核心种质构建Ⅰ.取样方法研究 [J].
邱丽娟 ;
曹永生 ;
常汝镇 ;
周新安 ;
王国勋 ;
孙建英 ;
谢华 ;
张博 ;
李向华 ;
许占有 ;
刘立宏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3, (12) :1442-1449
[10]   山西省大豆地方品种与选育品种农艺性状及SSR标记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 [J].
林凡云 ;
邱丽娟 ;
常汝镇 ;
何蓓如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3, (03) :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