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芦山Ms7.0级地震及其余震序列重定位

被引:127
作者
房立华 [1 ]
吴建平 [1 ]
王未来 [1 ]
吕作勇 [2 ]
王长在 [1 ]
杨婷 [1 ]
蔡妍 [1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 广东省地震局
关键词
芦山地震; 余震序列; 地震定位; 双差; 龙门山断裂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使用三维速度模型,测定了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Ms7.0级地震的主震位置.使用双差方法对芦山地震的主震和2464个余震序列进行了重定位,获得了2405个地震的重定位结果,平均定位误差在E-W,N-S,U-D方向分别为0.30,0.29和0.59km.主震位置为30.291°N,102.983°E,震源深度为17.6km.余震展布长度约35km,宽度约16km,震源深度的优势分布范围在10~20km之间,浅部地震很少.震源深度剖面显示断层面向北西倾斜,浅部倾角较陡,深部略缓,表现为"铲形"逆冲断层的特征.尽管余震震中主要沿双石-大川断裂地表出露位置的两侧分布,但根据震源深度剖面推测的芦山地震的发震构造可能为其东侧的一条盲逆冲断层.重定位结果揭示,余震区存在一条向南东倾斜的余震带,它与发震断层相交成y字型,推测它是逆冲推覆构造中常见的反冲断层,芦山地震触发了这条反冲断层的活动.
引用
收藏
页码:1901 / 190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四川芦山7.0级强震:一次典型的盲逆断层型地震 [J].
徐锡伟 ;
闻学泽 ;
韩竹军 ;
陈桂华 ;
李传友 ;
郑文俊 ;
张世民 ;
任治坤 ;
许冲 ;
谭锡斌 ;
魏占玉 ;
王明明 ;
任俊杰 ;
何仲 ;
梁明剑 .
科学通报 , 2013, (20) :1887-1893
[2]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M7.0级地震介绍 [J].
刘杰 ;
易桂喜 ;
张致伟 ;
官致君 ;
阮祥 ;
龙锋 ;
杜方 .
地球物理学报, 2013, 56 (04) :1404-1407
[3]   芦山4.20地震破裂过程及其致灾特征初步分析 [J].
张勇 ;
许力生 ;
陈运泰 .
地球物理学报, 2013, 56 (04) :1408-1411
[4]   铲形逆冲断层地震破裂动力学模型及其在汶川地震研究中的启示 [J].
陶玮 ;
胡才博 ;
万永革 ;
沈正康 ;
王康 .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54 (05) :1260-1269
[5]   2011年云南盈江M5.8地震及其余震序列重定位 [J].
房立华 ;
吴建平 ;
张天中 ;
黄静 ;
王长在 ;
杨婷 .
地震学报 , 2011, (02) :262-267
[6]   龙门山及其邻区的地壳厚度和泊松比 [J].
王椿镛 ;
楼海 ;
姚志祥 ;
罗兴华 ;
吕智勇 .
第四纪研究, 2010, 30 (04) :652-661
[7]   龙滩水库地震精定位及活动特征研究 [J].
陈翰林 ;
赵翠萍 ;
修济刚 ;
陈章立 .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 (08) :2035-2043
[8]   “国家数字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技术系统建设及其对汶川大地震研究的数据支撑 [J].
郑秀芬 ;
欧阳飚 ;
张东宁 ;
姚志祥 ;
梁建宏 ;
郑洁 .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 (05) :1412-1417
[9]   汶川地震强余震(Ms≥5.6)的震源机制解及其与发震构造的关系 [J].
郑勇 ;
马宏生 ;
吕坚 ;
倪四道 ;
李迎春 ;
韦生吉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04) :413-426
[10]   2008年汶川8.0级特大地震孕育和发生的多单元组合模式 [J].
张培震 ;
闻学泽 ;
徐锡伟 ;
甘卫军 ;
王敏 ;
沈正康 ;
王庆良 ;
黄媛 ;
郑勇 ;
李小军 ;
张竹琪 ;
马胜利 ;
冉勇康 ;
刘启元 ;
丁志峰 ;
吴建平 .
科学通报, 2009, (07) :94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