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天然气晚期成藏特征及意义

被引:9
作者
李玲 [1 ,2 ]
王铜山 [2 ]
汪泽成 [2 ]
姜华 [2 ]
鲁卫华 [2 ]
黄士鹏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灯影组; 晚期成藏; 古隆起; 天然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震旦系灯影组为四川盆地已发现天然气藏最古老的层系。四川盆地地质历史中经历了多旋回构造运动,但至今仍有大规模天然气藏存在,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晚期成藏。通过对天然气组分、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特征的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得出四川盆地灯影组天然气晚期成藏具有3个显著特征:1广泛烃源(古油藏裂解气、水溶解析气)供给为晚期成藏提供物质基础;2气烃包裹体普遍发育反映喜马拉雅期天然气大范围充注;3喜马拉雅期油气重新调整、聚集,形成新气藏。依据喜马拉雅期构造变形特征,可将震旦系灯影组气藏分为3种类型:原生型、残存型和调整型,最有利的为原生型气藏,其次为调整型。对四川盆地震旦系等古老层系天然气勘探中应高度重视喜马拉雅运动对成藏的影响,其中构造相对稳定的古隆起区及斜坡带具有良好的保存条件,是勘探的有利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378 / 138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东亚大陆边缘的板块重建与构造转换 [J].
李三忠 ;
余珊 ;
赵淑娟 ;
刘鑫 ;
龚淑云 ;
索艳慧 ;
戴黎明 ;
马云 ;
许立青 ;
曹现志 ;
王鹏程 ;
孙文军 ;
杨朝 ;
朱俊江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3, 33 (03) :65-94
[2]   四川盆地震旦系大气田形成条件与勘探远景区 [J].
魏国齐 ;
沈平 ;
杨威 ;
张健 ;
焦贵浩 ;
谢武仁 ;
谢增业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3, 40 (02) :129-138
[3]   水溶相天然气出溶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 [J].
刘江涛 ;
李三国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27 (06) :31-35+5+4
[4]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构造演化及对震旦系成藏的控制 [J].
许海龙 ;
魏国齐 ;
贾承造 ;
杨威 ;
周天伟 ;
谢武仁 ;
李传新 ;
罗贝维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 (04) :406-416
[5]   中、新生代超级汇聚背景下的陆内差异变形:华北伸展裂解和华南挤压逆冲 [J].
李三忠 ;
张国伟 ;
周立宏 ;
赵国春 ;
刘鑫 ;
索艳慧 ;
刘博 ;
金宠 ;
戴黎明 .
地学前缘, 2011, 18 (03) :79-107
[6]   渤海湾盆地形成与华北克拉通破坏 [J].
李三忠 ;
索艳慧 ;
戴黎明 ;
刘丽萍 ;
金宠 ;
刘鑫 ;
郝天珧 ;
周立宏 ;
刘保华 ;
周均太 ;
焦倩 .
地学前缘, 2010, 17 (04) :64-89
[7]   四川盆地震旦系油气地质条件及勘探前景分析 [J].
孙玮 ;
刘树根 ;
韩克猷 ;
罗志立 ;
王国芝 ;
徐国盛 .
石油实验地质, 2009, (04) :350-355
[8]   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天然气成藏过程和特征 [J].
刘树根 ;
马永生 ;
蔡勋育 ;
徐国盛 ;
王国芝 ;
雍自权 ;
孙玮 ;
袁海锋 ;
盘昌林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04) :345-354
[9]   四川盆地晚白垩世以来的构造隆升作用与天然气成藏 [J].
刘树根 ;
孙玮 ;
李智武 ;
邓宾 ;
刘顺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8, (03) :293-300
[10]   四川盆地威远—资阳地区震旦系油裂解气判定及成藏过程定量模拟 [J].
孙玮 ;
刘树根 ;
马永生 ;
蔡勋育 ;
徐国盛 ;
王国芝 ;
雍自权 ;
袁海锋 ;
盘昌林 .
地质学报, 2007, (08) :1153-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