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大陆边缘的板块重建与构造转换

被引:106
作者
李三忠 [1 ,2 ]
余珊 [1 ,2 ]
赵淑娟 [1 ,2 ]
刘鑫 [1 ,2 ]
龚淑云 [3 ]
索艳慧 [1 ,2 ]
戴黎明 [1 ,2 ]
马云 [1 ,2 ]
许立青 [1 ,2 ]
曹现志 [1 ,2 ]
王鹏程 [1 ,2 ]
孙文军 [1 ,2 ]
杨朝 [1 ,2 ]
朱俊江 [4 ]
机构
[1]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3] 深圳市地质局
[4] 不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板块构造; 东亚; 板块重建; 太平洋; 印度洋; 大陆边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东亚大陆边缘中新生代期间的动力学演化始终是地质研究的难点和热点,特别是对其大陆边缘性质、类型和演化过程始终不明朗,并存在巨大争论。系统综述了40多年来已有东亚大陆边缘二叠纪以来板块重建的主要方案,特别是近10年来东亚陆缘新的研究成果,侧重探讨了晚三叠世以来东亚大陆边缘类型转换、不同构造域的交接—转换过程。认为东亚陆缘总体经历了三叠纪前的被动陆缘阶段、晚三叠世—早白垩世的大陆岩浆弧发育的安第斯型活动陆缘阶段、早白垩世晚期—始新世的走滑拉分盆地发育的安第斯型活动陆缘阶段和渐新世以来的日本型活动大陆边缘阶段。这对于认识中国东部海域渤海湾、黄海、东海和南海盆地成因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分析了各阶段海—陆分布特征及其变迁规律、板块格局变动过程及其动力学背景。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94
页数:30
相关论文
共 79 条
[1]   中国东部NWW向活动断裂带构造特征:以张家口-蓬莱断裂带为例 [J].
索艳慧 ;
李三忠 ;
刘鑫 ;
戴黎明 ;
许立青 ;
王鹏程 ;
赵淑娟 ;
张丙坤 .
岩石学报, 2013, 29 (03) :953-966
[2]   南海的盆地群与盆地动力学 [J].
李三忠 ;
索艳慧 ;
刘鑫 ;
戴黎明 ;
余珊 ;
赵淑娟 ;
马云 ;
王霄飞 ;
程世秀 ;
安慧婷 ;
薛友辰 ;
熊莉娟 ;
曹现志 ;
许立青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2, 32 (06) :55-78
[3]   南海北部新生代盆地群构造特征及其成因 [J].
程世秀 ;
李三忠 ;
索艳慧 ;
刘鑫 ;
余珊 ;
戴黎明 ;
马云 ;
赵淑娟 ;
王霄飞 ;
安慧婷 ;
熊莉娟 ;
薛友辰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2, (06) :79-93
[4]   南海西部新生代控盆断裂及盆地群成因 [J].
安慧婷 ;
李三忠 ;
索艳慧 ;
刘鑫 ;
戴黎明 ;
余珊 ;
熊莉娟 ;
程世秀 ;
薛友辰 ;
马云 ;
王霄飞 ;
赵淑娟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2, 32 (06) :95-111
[5]   南海东部俯冲系统分段性及相关盆地群成盆动力学机制 [J].
薛友辰 ;
李三忠 ;
刘鑫 ;
索艳慧 ;
戴黎明 ;
余珊 ;
赵淑娟 ;
王鹏程 ;
熊莉娟 ;
安慧婷 ;
程世秀 ;
王霄飞 ;
马云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2, 32 (06) :129-147
[6]  
南海的基本构造特征与成因模型:问题与进展及论争[J]. 李三忠,索艳慧,刘鑫,戴黎明,余珊,赵淑娟,马云,王霄飞,程世秀,薛友辰,熊莉娟,安慧婷.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2(06)
[7]   东亚及其大陆边缘新生代构造迁移与盆地演化 [J].
索艳慧 ;
李三忠 ;
戴黎明 ;
刘鑫 ;
周立宏 .
岩石学报, 2012, 28 (08) :2602-2618
[8]   中、新生代超级汇聚背景下的陆内差异变形:华北伸展裂解和华南挤压逆冲 [J].
李三忠 ;
张国伟 ;
周立宏 ;
赵国春 ;
刘鑫 ;
索艳慧 ;
刘博 ;
金宠 ;
戴黎明 .
地学前缘, 2011, 18 (03) :79-107
[9]   太平洋洋底高原和海山成因——重点以Shatsky海隆成因为例 [J].
庞洁红 ;
李三忠 ;
戴黎明 ;
吴婷婷 ;
索艳慧 ;
IODP航次科学团队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1, 31 (02) :1-10
[10]   雪峰山基底隆升带及其邻区印支期陆内构造特征与成因 [J].
李三忠 ;
王涛 ;
金宠 ;
戴黎明 ;
刘鑫 ;
周小军 ;
王岳军 ;
张国伟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1, 41 (01) :9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