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南亚高压在中南半岛上空建立与500hPa副高断裂的关系

被引:6
作者
卢楚翰 [1 ,2 ]
秦育婧 [1 ,2 ]
王黎娟 [1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关键词
南亚高压; 副高; 孟加拉湾; 中南半岛; 对流;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12.05.008
中图分类号
P466 [天气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NOAA的OLR资料,研究了春季南亚高压在中南半岛上空建立与500hPa副高在孟加拉湾上空断裂的关系。结果表明,南亚高压建立之前,对流从"海洋大陆"向北推进,首先在中南半岛建立;而孟加拉湾地区由于青藏高原感热作用在对流层中低层形成一个反Hadley环流型的局地经圈环流,15°N附近500~700hPa有下沉运动中心,它抑制了孟加拉湾对流的建立,也不利于500hPa副高带断裂。南亚高压在中南半岛建立之后,位于高压中心西南侧的孟加拉湾上空出现一个强的辐散中心,孟加拉湾地区15°N附近的下沉运动消失,对流发展起来,降水量增加并释放大量潜热,非绝热加热中心位于500hPa,此时副高脊线断裂。因此,高层南亚高压建立所产生的辐散运动很可能对孟加拉湾上空500hPa副高带断裂及对流建立起到了触发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64 / 56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4—5月南亚高压在中南半岛上空建立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亚洲南部夏季风的关系 [J].
王黎娟 ;
郭帅宏 .
大气科学学报, 2012, 35 (01) :10-23
[2]  
Vortex genesis over the Bay of Bengal in spring and its role in the onset of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J]. WU GuoXiong1, GUAN Yue1,2, WANG TongMei3, LIU YiMin1, YAN JingHui4 & MAO JiangYu1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Numerical Modeling for Atmospheric Sciences and 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 (LASG),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China;2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3Department of Atmospheric Science, Sun Yat
[3]   南亚高压和西太副高位置与中国盛夏降水异常 [J].
张玲 ;
智协飞 .
气象科学, 2010, 30 (04) :438-444
[4]   4~5月南亚高压在中南半岛上空建立过程特征及其可能机制 [J].
刘伯奇 ;
何金海 ;
王黎娟 .
大气科学, 2009, 33 (06) :1319-1332
[5]   1998年7月南亚高压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短期变异的过程和机制 [J].
任荣彩 ;
刘屹岷 ;
吴国雄 .
气象学报, 2007, (02) :183-197
[6]  
Possible mechanism of the effect of convection over Asian-Australian “land bridge” on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onset[J]. HE Jinhai1, WEN Min2, DING Yihui3 & ZHANG Renhe2 1. Jiangsu Key Laboratory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KLME), Nanjing Institute of Meteor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 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 China;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evere Weather (LaSW), 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3. National Climate Center, Chin
[7]   2003年夏季异常天气与西太副高和南亚高压演变特征的分析 [J].
刘还珠 ;
赵声蓉 ;
赵翠光 ;
陆志善 .
高原气象, 2006, (02) :169-178
[8]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过程的合成特征及其可能机理 [J].
罗玲 ;
何金海 ;
谭言科 .
气象科学, 2005, (05) :5465-5473
[9]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西位置变动特征分析 [J].
王黎娟 ;
罗玲 ;
张兴强 ;
何金海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05) :3-11
[10]   2003年夏季淮河流域梅雨期西太平洋副高结构和活动特征及动力机制分析 [J].
赵兵科 ;
姚秀萍 ;
吴国雄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5, (05) :771-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