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检测大豆籽粒中十二种异黄酮组分的HPLC方法

被引:14
作者
孙君明 [1 ]
孙宝利 [2 ]
韩粉霞 [1 ]
闫淑荣 [1 ]
杨华 [1 ]
菊池彰夫 [3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
[2] 中国农业科学院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3] 日本东北农业研究中心
关键词
大豆(Glycine max L.Merri); 异黄酮; HPLC;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快速检测大豆异黄酮组分,为大豆的异黄酮标记辅助育种提供重要依据。【方法】以大豆异黄酮12种组分为标准样品,利用HPLC技术结合吸收波峰鉴定的方法进行异黄酮组分的分析。【结果】不同异黄酮苷元组分黄豆苷元(daidzein)、大豆黄素(glycitein)和染料木素(genistein)分别具有不同的最大紫外光谱吸收波长,分别位于250、257和260nm左右。采用YMC-C18反相色谱柱,以含0.1%(v/v)乙酸13%~30%(v/v)的乙腈为流动相,在35℃柱温条件下,经梯度洗脱,结合紫外吸收检测,可以准确地定性和定量鉴定出12种不同异黄酮组分。【结论】该方法样品用量少,检测异黄酮含量准确、快速,适合大量样本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2491 / 249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光照对大豆幼苗组织中异黄酮含量和分布的影响 [J].
孙君明 ;
丁安林 ;
沈黎明 .
植物学报, 1998, (11) :38-44
[2]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豆异黄酮含量 [J].
王哲 ;
白志明 ;
田娟娟 ;
宋宏哲 .
中国油脂, 2005, (01) :52-54
[3]   中国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初步分析 [J].
孙军明,丁安林,常汝镇,东惠茹 .
中国粮油学报, 1995, (04) :51-54
[4]   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鉴定中国南方大豆品种异黄酮主要组分 [J].
孙君明 ;
韩粉霞 ;
丁安林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4, (03) :222-226
[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提取物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 [J].
鞠兴荣 ;
袁建 ;
汪海峰 .
中国粮油学报, 2000, (04) :26-29
[6]   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检测大豆异黄酮含量 [J].
孙君明 ;
丁安林 ;
东惠茹 .
大豆科学, 2000, (01) :15-20
[7]  
Inducible phytoalexins in juvenile soybean genotypes predict soybean looper resistance in the fully developed plants. Liu S H,Norris D M,and Hartwig E E. Plant Physiology . 1992
[8]   大豆籽粒中异黄酮含量的质量-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初探 [J].
孙君明 ;
丁安林 ;
常汝镇 .
大豆科学, 1998, (04) :20-25
[9]  
Genetics analysis on isoflavone content in soybean seeds. Sun J M,Ding A L,and Chang R Z. Th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 2002
[10]  
Soybean isoflavones:Characterization,determination,and antifungal activity. Naim M,,Gestetner B,Zilkah S et al. Journal of Agriculture . 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