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冷冻测孔法及其在页岩纳米孔隙表征的应用

被引:13
作者
张倩 [1 ,2 ]
董艳辉 [1 ]
童少青 [1 ,2 ]
李晓 [1 ]
王礼恒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页岩气; 纳米孔隙; 微观结构; 核磁共振; 冷冻测孔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页岩气已成为如今最具开采前景与价值的非常规天然气,而以纳米级孔隙为主体的页岩孔隙结构极大程度地决定着其成藏机理与运移机制,因此,能否准确地表征页岩孔隙结构是影响页岩气资源评价合理与否的关键因素.目前,扫描电子显微镜、压汞法、氮气吸附法、CT法等已被大量用于页岩的孔隙特征研究,然而由于页岩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不同方法在表征时往往受到适用范围和测试精度等方面的限制.针对新兴的核磁共振冷冻测孔法,利用标准孔隙样品对该基于核磁共振原理的变温测孔技术进行了方法验证,并将其用于页岩的孔隙度及孔径分布研究,同时探讨了块状、磨碎两种样品形态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获取的孔隙度、孔径分布数据与压汞法、氮气吸附法在同一表征条件下吻合较好,且样品磨碎后相较块状样品能一定程度地获取封闭的不连通孔隙信息.该方法扰动小、直观、快速,能够很好地获取2~1000 nm范围的孔隙结构信息,可对其他测试手段进行补充和验证,为页岩等低渗介质复杂孔隙结构表征研究提供了新方法.研究除对技术特点与适用条件进行分析外,也针对技术改进、应用拓展等方面提出了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2387 / 239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 [1] 页岩孔隙度测量实验方法分析与评价
    杨巍
    薛莲花
    唐俊
    吕成福
    徐勇
    杨爽
    陈国俊
    [J]. 沉积学报, 2015, 33 (06) : 1258 - 1264
  • [2] 页岩气渗流数学模型
    夏阳
    金衍
    陈勉
    陈康平
    [J]. 科学通报, 2015, 60 (24) : 2259 - 2271
  • [3] 基于SEM、NMR和X-CT的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综合研究
    黄家国
    许开明
    郭少斌
    郭合伟
    [J]. 现代地质, 2015, 29 (01) : 198 - 205
  • [4] 页岩压裂中压裂液返排率低的孔隙尺度模拟与解释
    张磊
    康钦军
    姚军
    高莹
    孙海
    [J]. 科学通报, 2014, (32) : 3197 - 3203
  • [5] 页岩纳米孔隙研究新进展
    张盼盼
    刘小平
    王雅杰
    孙雪娇
    [J]. 地球科学进展, 2014, 29 (11) : 1242 - 1249
  • [6] 页岩气储层孔隙系统表征方法研究进展
    焦堃
    姚素平
    吴浩
    李苗春
    汤中一
    [J]. 高校地质学报, 2014, 20 (01) : 151 - 161
  • [7] 页岩气藏开发中的关键力学问题
    姚军
    孙海
    黄朝琴
    张磊
    曾青冬
    隋宏光
    樊冬艳
    [J].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2013, 43 (12) : 1527 - 1547
  • [8] 页岩储层纳米级孔隙的研究进展
    谷渊涛
    万泉
    覃宗华
    李姗姗
    傅宇虹
    杨美稚
    [J]. 矿物学报, 2013, (S2) : 564 - 565
  • [9] 气体吸附等温线法表征页岩孔隙结构的模型适用性初探
    杨侃
    陆现彩
    徐金覃
    尹宏伟
    胡文瑄
    [J]. 煤炭学报, 2013, 38 (05) : 817 - 821
  • [10] 页岩孔隙研究新进展
    崔景伟
    邹才能
    朱如凯
    白斌
    吴松涛
    王拓
    [J]. 地球科学进展, 2012, 27 (12) : 1319 - 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