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新构造运动对塔里木盆地油气成藏模式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刘明义
[1
]
曹元婷
[2
]
胡立
[3
]
魏红兴
[4
]
机构:
[1]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2]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化西北石油分公司
[4]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新构造运动;
古构造恢复;
非稳态特征;
成藏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印度次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的远距离构造效应,打破了塔里木盆地古近纪末的构造平衡。经古构造恢复,推断出塔里木盆地古近纪以来各区域的变化特征:塔西南麦盖提斜坡向北迁移且南北宽度增加;巴楚隆起南部变为斜坡区且宽度缩小;塔北隆起整体向南迁移;塔东满加尔凹陷北部萎缩,南部和东南边界向外扩展;塔中隆起范围明显缩小;塔东南隆起构造规模逐渐缩小但幅度增加。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不同区域的油气表现为不同的晚期成藏模式,塔西南巴什托普油田以群5井区为支点地层翘倾,同一构造单元内不同圈闭此消彼长,形成"消长式汇合型"成藏模式;塔北哈得逊油田石炭系整体反转,构造高点向南迁移,正常温压下油水界面倾斜,形成"驿站式输送型"成藏模式;塔中4油田表现为老断层阶段式复活,多个油气水界面共存,形成"渗漏式残存型"成藏模式。油气聚集表现为阶段式平衡或阶段式调整的非稳态特征。研究油气在新构造运动期调整特点,对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78 / 281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