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F模式对中国城市和半干旱地区气象要素的模拟检验和对比分析

被引:22
作者
董俊玲 [1 ]
韩志伟 [1 ,2 ]
张仁健 [1 ]
符淙斌 [1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全球变化研究中心
关键词
半干旱地区; 数值模拟; 对比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5 [数值试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中尺度数值天气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WRF v3.2)对2006年中国地区1、4、7、10月4个月(分别对应冬、春、夏、秋)近地层气象要素进行模拟。并利用通榆、榆中和上海站的观测资料对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WRF模式能较好的模拟出各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但是,各个季节的模拟效果并不相同。在半干旱的通榆和榆中两站,有关要素秋季的模拟最好,夏季较差。在上海站,夏秋两季比较差,冬春两季较好。对温度的模拟,上海站4个季节都偏低,通榆站夏季偏低,冬季偏高。对风速的模拟,通榆和榆中两站(通榆秋季除外)都偏低,上海站(夏季除外)都偏高。对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模拟,通榆站夏季感热通量偏大,潜热通量偏小,榆中站夏季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模拟值都偏大。
引用
收藏
页码:484 / 49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陆气双向耦合模式中全球感热和潜热通量的时空特征模拟
    丹利
    符传博
    吴涧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1, 16 (02) : 113 - 125
  • [2] 半干旱区不同下垫面近地层湍流通量特征分析
    涂钢
    刘辉志
    董文杰
    [J]. 大气科学, 2009, (04) : 719 - 725
  • [3] 不同陆面过程模式对半干旱区通榆站模拟性能的检验与对比
    孟祥新
    符淙斌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9, 14 (04) : 352 - 362
  • [4] 半干旱区植被减少与城市化对大气的局地和非局地影响的数值模拟
    陈磊
    田文寿
    王婵
    [J]. 高原气象, 2009, 28 (02) : 233 - 245
  • [5] 上海城市化进程导致的局地气温变化特征
    侯依玲
    陈葆德
    陈伯民
    郑庆锋
    [J]. 高原气象 , 2008, (S1) : 131 - 137
  • [6] An Overview of the Semi-arid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Research Observatory over the Loess Plateau[J]. 黄建平,张武,左金清,闭建荣,史晋森,王鑫,常倬林,黄忠伟,杨溯,张北斗,王国印,冯广泓,袁九毅,张镭,左洪超,王式功,符淙斌,丑纪范.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8(06)
  • [7] 全球变化与区域干旱化
    符淙斌
    马柱国
    [J]. 大气科学, 2008, (04) : 752 - 760
  • [8] 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地表植被变化气候效应的数值模拟
    董喜春
    汤剑平
    王元
    俞剑蔚
    [J]. 气象科学, 2008, (02) : 147 - 154
  • [9] 利用255m铁塔研究城市化对地面粗糙度的影响
    韩素芹
    刘彬贤
    解以扬
    边海
    [J]. 气象, 2008, (01) : 54 - 58+131
  • [10] 半干旱区退化草地地表能量收支
    涂钢
    刘辉志
    董文杰
    石利庆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6, (06) : 723 - 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