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甜酒苦味形成机理的研究

被引:18
作者
蒋世云
黄位明
容元平
陶毅
唐艳琼
机构
[1] 广西工学院
[2] 广西工学院 广西柳州
[3] 广西柳州
关键词
米甜酒; 苦味; 机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62 [各种酒及其制造];
学科分类号
082203 ; 083203 ;
摘要
试验表明 ,米甜酒致苦的机理是由于酵母的厌气 (酒精 )发酵或产酸菌的活动所致 ,但对发酵液中游离氨基氮总量影响不明显。延长酵母的对数生长期 ,便可延迟米甜酒的变苦。定期移走发酵酒液或补充碳源 ,对延迟米甜酒的变苦有明显效果 ;补充碳源的效果与碳源的补给比例成正相关 ;同时与碳源的种类有关 ,蔗糖效果稍好于麦芽糖 ,但两者明显好于糊化糯米粉 ;加碳源去米甜酒苦味的效果 ,蔗糖明显好于糊化糯米粉与麦芽糖。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糯米甜酒发酵过程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J].
刘昭明 ;
蒋世云 .
酿酒, 2001, (05) :59-62
[2]   黄酒酿造技术的发展 [J].
张志旭 ;
吴国杰 .
酿酒, 1999, (02) :35-37
[3]   糯米酒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 [J].
孙俊良 .
酿酒, 1998, (02) :54-55
[4]   孝感米酒工艺技术 [J].
谈生安 .
食品工业科技, 1998, (01) :64-65
[5]   “贡米”乳酸发酵饮料的研制 [J].
杨汝德 ;
陈惠音 ;
彭志英 .
食品科学, 1992, (10) :36-40
[6]  
白酒勾兑技术问答.[M].李大和 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5,
[7]  
食品化学.[M].胡慰望;谢笔钧主编;.科学出版社.1992,
[8]  
软饮料工艺学.[M].邵长富;赵晋府主编;.轻工业出版社.1987,
[9]  
黄酒生产问答.[M].康明官编著;.轻工业出版社.1987,
[10]  
酿造酒工艺学.[M].大连轻工业学院 编.轻工业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