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伴有雷暴大风的飑线天气过程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16
作者
崔强 [1 ,2 ]
王春明 [1 ]
张云 [1 ]
黄泓 [1 ]
岳甫璐 [3 ]
机构
[1] 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2] 部队
关键词
飑线; 雷暴大风; 数值模拟; 雨水蒸发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 [天气过程的分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NCEP/NCAR(1°×1°)的逐6 h再分析资料、WRF中尺度预报模式,对2014年7月30—31日发生在江淮地区的一次强飑线天气过程进天气学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此次飑线过程是在高空槽后有强冷空气输送、中层阶梯槽引导干冷空气南下并叠加在低层暖湿气流之上的有利背景条件下产生的,低空切变线是此次飑线过程的重要触发机制。在飑线成熟阶段,气流下沉速度极大值区在高(低)层与霰(雨水)混合比极大值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水凝物粒子下落时对周围空气的拖曳作用是下沉气流形成的关键。雨水蒸发率影响飑线维持期间地面冷池的强度和分布,雨水蒸发率越大,地面冷池强度越强、范围越广;雨水蒸发率越小,地面冷池越弱,甚至消失。雨水蒸发率与地面风速也有很好的正相关性,增大雨水蒸发率可使地面风速增大,使模拟的地面最大风速更接近实况。
引用
收藏
页码:673 / 68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